2017.11.13(周一,晴)
昨天终于结束了这本书,故事情节起伏都了然在胸,可心里却是混沌一片。
希望通过写读书感想,从作品中挖掘出一些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
作者从一个傻子的视角叙述了整个故事。
在面朝东方的藏区,各个土司权力分布。
麦琪土司家的傻儿子在权力更迭中显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一方面,他是一个傻子;另一方面,他却能跨过低矮的尘世,洞见远处的高山。
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领悟自己,预见未来。
在现实中,他的形象是矛盾的。傻子仿佛是傻的,有时却仿佛他才是那个真正的智者。
故事基于这样的视角展开,多少有一些玄幻色彩。
这也许是我感到有些缥缈的源头。
平常的爱恨似乎在傻子眼里都不是寻常了,塔娜坦诚的背叛,仇人坦诚地复仇。
他都回以坦诚、平静和决绝。不属于凡人正常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就都归于他是一个傻子;除此之外的聪敏和先知是作者赋予这个角色的神秘色彩。
因此这个不像人的人就诞生了,他是傻子吗?
仿佛不是。他是聪明人吗?好像也不是。他更像一个具象的符号存在于故事之中。
这部小说因此而显得魔幻。
小说是以藏区为背景展开的,那是一个特别的民族,有着特别的生活方式,特别的宗教信仰和特别的文化。
这种背景带给我们的陌生感和新鲜感分外明显。
有时,除却故事情节,小说更像一部纪录片,让我们真实可感地了解了一段陌生且独特的历史。
从独特的高原风光,特别的等级制度、信仰,到黑头藏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它详尽地记录并展示了出来。
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故事,也更显得有趣。
在故事的结尾,仿佛总是需要提炼出一些高层次的思想或主题,诸如歌颂母爱啊,批判现实之类的东西。
因此,我尝试着提炼主题,一如高考语文的阅读题一样。想不出来。
2017.12.19 晴(周二)
11月份坐地铁回学校,在等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藏民,他的穿着潮流,可我依然能肯定他是一个藏民。
高原的阳光在他的皮肤上留下了独特的色彩,黝黑中又泛着些许红。他大步地从我身旁走过,留下一串快乐而悠闲吟唱。
我想,他真可爱。
上周末我去了一趟川西,也就是《尘埃落定》中“面向东方的藏区”。
他们也有贫富的差距。
富足的人可以在城市里快乐地穿梭,贫穷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出。我无力改变世界,只望他们在温饱里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