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面管教
今天我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好像还有拖延症,白天有时间也不能够及时的写下文章,总觉得还有时间,还没有想好。此时此刻已经11点45分,12点以前交卷很难了。周六要参加一场关于正面管教的学习,所以我想听听樊登老师讲的正面管教的课。我都有点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听了,之前总是断断续续的学习,没有完整的掌握。
我很喜欢樊登的开篇。他说如果你觉得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是痛苦的,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是啊,教育孩子、陪孩子成长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生气,但痛苦和生气是两回事。这本书通篇下来,我们应该记住一件事,叫做和善而坚定,也有人叫做温柔而坚定,温柔而有边界。就是如果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教养环境,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特别多的关于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与他人互动的方法。这就说明我们达到了正面管教的目的。
我们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价值的感知力、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价值的感知力、内省的能力很强、人际沟通的能力强、整体把握能力强、判断能力强。这七个方面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叫做严厉,这会带来以下的结果,4R,即愤恨(Resentment)报复(Revenge)反叛(Rebellion)退缩(Retreat)。当然这只是当时比较容易看到的,甚至还会有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等等。
第二种叫做骄纵,就是父母也没办法,随他吧。很多父母是以天性教育为理由,说孩子的事不要管他。但是会有这种情况存在,比如说他的孩子把别人揍了,他就说不要管他,但是别的孩子把他的孩子揍了,那就不行。这种骄纵的方式会使得孩子没有自信,看起来孩子非常开心,但实际上内心并不自信,因为他内心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所以这样的孩子反倒会有成瘾性人格,会特别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孩子和父母最大的区别在于孩子的感知能力特别强,但是孩子的解读能力特别差。
第三种就是正面管教的路,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和善而坚定。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看四件事。第一,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既让孩子感到无条件的爱,又有确定的边界,让孩子感受到了安全感。第二,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就是在追求两件事,归属感和价值感。第三,这个教养的方法是否长期有效。第四,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通过这个教育方式能够传递给他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
我们既然知道和善而坚定是如此的重要,那如何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几个概念,第一,孩子的自尊很重要。一个父母肯定孩子的时候,是培养孩子自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机。但是很多父母肯定孩子是用长者的角度来的,比如说“宝贝做的很好,爸爸很高兴”“这次这个事做对了,小子”。这种话都不是帮孩子建立自尊水平的话,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依附于大人的话。而真正自尊是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比如说“你今天能帮我做这件事,我的内心非常的感激,因为你所做的事就叫做关心。我能够感受到你对爸爸的爱”。
第二,赢得还是赢了很重要。我们是要赢得孩子还是要赢了孩子。我们很多父母做的事是为了赢了孩子,比如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在后面看,就是为了孩子能够按照他的要求和节奏把这事做完了。当你发现,你总是期望在各个角度赢了孩子的时候,甚至到孩子长大以后要嫁给谁也要你说了算、要做什么工作也要你说了算、要不要出国也要你说了算等等。这些都是父母和孩子在做斗争的时候,你要赢,孩子就一定会输。你习惯做一个赢家,孩子就习惯做一个输家。反过来看什么叫赢得孩子,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跟他之间是爱的关系,有任何事都可以问自己的父母,都可以尊重自己父母的意见。这才叫赢得。赢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同理心的倾听。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类似这样话来和他说,“爸爸小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爸爸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爸爸小时候犯错也很害怕。但是我们想一想,怎么样就可以下次不再犯错了。”要把犯错的机会变成学习机会,而不是谴责的机会。很多父母急于批评孩子的核心原因,就是不想跟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急于和孩子划清界限。这是不对的,这是父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第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道歉。道歉不仅仅是让孩子要学会,我们自身也要学会。道歉有一个3R原则,就是三个步骤。承认(Recognize)和好(Reconcile)解决(Resolve)
今天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后续的内同明天更新,因为我需要反思,我最近又发现了一些洲洲的小问题和自己在教育洲洲时候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