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砰!”
突兀的枪声,吓得我一阵颤抖,我快速移动鼠标,想锁定敌人的位置。
“方位,330,东南330,有一把98K…...”小胖的声音响起。
“注意走位,找掩体,这把一定要吃鸡!”
“烟雾弹,先丢烟雾弹……”
“我靠,别冲啊,兄dei…….”
“完了完了,不止一个人!!”
“砰砰砰……”激烈的枪战过后,网吧内一片哀嚎,32寸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再接再厉,下次吃鸡”八个大字。看着这泛黄的字体,我有点无奈。玩了四五个小时,赢的次数屈指可数,糟糕的游戏体验让我心生厌倦。
我想回去了,但身边的同伴说还要继续,让我再玩一会儿。
这“一会儿”又是两个小时,可最终还是没赢一次。我实在饿得受不了,提议今天不玩了。不过同伴们仍是不愿走,我只得独自一人,顶一头乱发,满脸油腻的踏出网吧大门。
门外,杂乱无章的街道,空气里弥漫着炒饭和泡面的味道。抬眼望去,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置身人群中,各种嘈杂的声音袭来,让我烦躁不已。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种熟悉的场景和不好的感觉是第几次了?
02
自从毕业论文通过,未来要走的路线确定以后,我就开启了“颓废模式”。每天熬到深夜,睡到中午,然后玩一下午。游戏、K歌、泡吧、追剧……
放纵的生活也曾让我感到有些不妥,总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仔细一想,这不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吗?没人逼我努力,也没人催我上进。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有什么不好?只是有时我还是会觉得我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样了。
以前,我坚持早起早睡,酷爱读书,热爱运动。即使是无聊时也是练字,学英语,学手绘等。每天睡觉时都会复盘,回想今天做了啥,每天起床时,也会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写在便签上,时间安排精确到小时。
这种“苦行僧”似的的日子我过了很久,说实话,感觉还不错。我有目标,有计划,也有每天的自己都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的小美好。
后来,这一切都没了。原因是怀疑。
03
某天下午,当我接到工作面试通过的邮件时,我突然发现我的未来一览无余。
像我这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出意外的话,毕业了就是努力的找一份工作,然后结婚,之后就是为了房子、票子、孩子而奔波。不管你多么自律,多么努力,你也很难跳出这条既定的人生轨道。那这样一来,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过上其他人都在过的生活吗?
我还记得在《余秋雨对话黄执中》这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黄执中有什么人生经验要送给年轻人吗?黄执中说,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选择上,因为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如一只蚂蚁要从院子这边爬到另一边,被小草拦住了去路,就停下来思考该走左边还是右边,这很可笑。
当时我不是很理解,只觉得怎么会一样呢?读研or工作?结婚or单身?这是一样的吗?不过前段时间的一件小事让我重新思考这些话。
一个朋友向我抱怨,说自己花了半年的时间精心写了毕业论文,而有的人在要交论文的前几天才连夜写,有的人更是花钱找别人写的,最后他们都通过了,论文分数有的还比他高。他问我,他是不是傻X。我安慰他,你认真准备,专心完成,这就是收获啊,没必要在意别人是怎么做的。
但仔细一想,就结果而言,他们并无不同。
不管你是认真还是敷衍,只要通过了,那都是一样的。就如生活,不管你是努力上进还是颓废死宅,好像差别也不大。大家依然都被物质困扰,被现实折磨。
更糟糕的是有时我会怀疑自己,怀疑努力拼搏充满正能量的生活,那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会不会是受了外界的影响?要知道人可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好逸恶劳就是人的本性啊。但我们的社会规范告诉我们这是不对的,你应该要努力,应该要奋斗。不能在需要拼搏的年龄选择安稳,不能在需要冒险的时代止步现状。
可是,这不也是另一种“被奴役”吗?
04
萨特说:“他者即地狱”。即你按照社会公认的行为模式去生活,被外界的动力推着前行,你就身处地狱了。康德也说:“自律即自由”,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能被欲望主导,被别人影响。
以前,我做的事情都很正能量;现在,我做的事情都很颓废。这二者真的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一样的。别人告诉我这是对的,我就去做了。社会规范影响我,告诉我浑浑噩噩的生活是不对的,我就心生愧疚。说到底,不管是努力还是颓废,我都在受着外界的影响。我并没有在过我想要的生活,只是在过外界要我过的生活。
一路走来,感慨颇多。努力过,颓废过,现在我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不想再刻意的去追求都是积极向上正能量,也不愿被庞杂的欲望牵着走。我想做自己的主人,我想学会自律。我想做到,去做事时,是随心而动,因意而行。
有人说:“熬夜看剧、泡酒吧、逛夜店、文身、买醉……这些事情看起都很酷,但一点难度也没有,只要你有点儿钱,有点儿闲就能做到。但更酷的是那些不容易的事,比如读书、健身、早起早睡、有规律的生活等。这些在常人看来无聊且难以长久的事情才是更加考验一个人,也更加锻炼一个人。”
我想说,只要你是在自己制定的规则内行事,只要你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那不管是文身买醉还是读书健身,都很酷。
共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