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儿童节,宝宝今年收获不错,爸爸送了一套《哈利波特》,妈妈送了几身漂亮的衣服,还陪宝宝过了节。
但对于妈妈来说,却是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焦虑的情绪也在不停的增长。
首先是焦虑我现在该怎样做才正确
“何为正确”,这是稻盛和夫强调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因为不像做工作,错了,还可以修正,可以不断重来。养育孩子这件事,风险极大,我们都只有一次机会,错了,可能再无翻盘的机会。
但问题是,所谓正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最好的,总有更好的方案,可能更好的结果在路的转角,但我们似乎又总与正确擦肩而过。
就拿我们用什么来要求孩子这件事来说,是要求他们现在的各科成绩好,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某一门爱好;是养成好习惯好,还是让父母来客观的约束;是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好,还是跟住大部队的认知好。我们没有答案,似乎都有最好,但似乎又是冲突的。
其次是焦虑孩子未来面临的是什么
马云老师说未来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造力,想像力,领导力,独力思考能力的,爱的人,但这和每天的学习如何妥协呢?但有一点连我这样的愚钝之人都已经看到,那就是如果还按我们成长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把孩子扔进各种补习班,以最高效的方式掌握各种试题的解题方式和技巧并练到纯熟,那么等他们长大后,即使面临的就业环境和现在一样,那么她也就能成为一个不太合格的职员,能当个高管的可能都没有。更何况十年后,社会应该早已不是现在的模样了。
焦虑不破就是一把杀猪刀。
不敢说一定能突破这个焦虑,但我一定能做的,是放手,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去犯错,去改错,去管理自己,挑战自己,在不断的试错中,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学习中找到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孩子4、5岁时,为了锻炼孩子自己梳头的能力,我就咬住牙,坚持让她自己梳,作为 一个梳辫子的小姑娘,那画风几乎和梅朝风差不多,就像是个流浪儿。一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还会常常被班主任要求让妈妈给梳头,因为画面太让人无语了,特别是在一群衣着光鲜的小同学面前,小宝看着总是很另类。但终于,我挺到了孩子现在能自己梳头了,而且技术能甩同学几条街。当老师问这头梳的真好,是不是妈妈梳的时,宝宝每次都 骄傲的挺起胸说是自己梳的。虽说我现在也很为她骄傲,但这几年的隐忍,也真是难熬呢。
所以,把成长的权力,犯错的权力还给孩子,哪怕孩子长的慢些,但一定要能经得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