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触动人的琴,来自最质朴透彻的心。
古琴丨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古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一曲高山流水抚毕,伯牙找到了听得懂他的人,最后又因挚友的逝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而你是否知道,伯牙摔的是什么琴?他的琴又是谁何人所做?
古时称“四艺”之首的琴为瑶琴,后世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故事中伯牙的琴,就是古琴,相传是伏羲氏所制。在制琴方面有较深造诣的人,人们尊称其为“斫琴师”。他们是传世名琴的缔造者和幕后英雄。
▷马岳思在成为斫琴师之前,是一个木匠
初中毕业的那年,他15岁,开始跟着木工师傅做学徒。20岁时,他的木工技术已经非常出色,做的活被很多人认可,就算是很精明的老师傅,也颇为赞赏。
在钉枪不成气候前,木制家具采用的都是榫卯结构,难度比现在要大很多。他乐于钻研,也喜欢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学习别人好的做法。
那个年代,木工作为一门技术活,和常人比起来,已经算是一份不错的谋生手段。
但也仅仅只是一份谋生的手段罢了。
与古琴的接触,很偶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小曲折。
有段时间他陪生病的妻子去医院看病,认识了一位病友,是一位姓朱的中学老师。朱老师知道他是木工后问他,有没有兴趣到学校来帮忙修课桌椅?他说可以,便去了。
后来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位退休返聘的李老师,请他帮自己做两件家具。在李老师家里,他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古琴家——徐匡华。
他在阳台上做家具,听着客厅里两人的弹奏,那是他第一次听到古琴的声音。
“这古琴怎么能这么好听呢。”
当时他不大好意思跟徐老师讲话,午饭时快速扒了几口饭就说自己吃好了,站起来走到琴旁边,用手量尺寸,打算记下来自己去做一把琴。
他并不知道琴究竟要怎么做,纯凭感觉摸索。
做完了放到李老师家,人不在他就留了张字条。后来他根据李老师的回信又去了一趟,那次徐匡华老师也在。
徐老师表扬了他,说琴的外观做得还可以,但里头不太对,做一把好琴,其实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再后来,徐老师开始教他做琴
包括选材、工序,一点一滴,每一步细节。他做得越来越好,开始定期给徐老师供琴。
有一年徐匡华在香港演出获得了轰动,买琴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也有不少人直接来找马岳思买琴,但都被他拒绝了。
他说:我答应过徐老师,我是帮他做琴的,我没有权利来卖这个琴,要琴的话请跟徐老师去买,我给你他的地址,你自己去找他。
他心甘情愿为徐老师做琴,一做就是好多年。
▷古琴不是谋生,而是一个很有价值意义的东西
因缘际会,他接触到古琴、被古琴的声音所打动,徐老师带他入了古琴的门,所有的种种,对他来讲,都是无比珍贵的。
他深感自己读书少的遗憾,而古琴的世界如此渊博浩渺,他可以像海绵一样尽情吸纳,一步一步向着更高的台阶攀登。他获取的,不仅仅是古琴的知识,还有心境的提升。
马岳思很想写一本书,关于自己,关于古琴,关于这大半生里发生的零零总总。
他可以和人一直讲古琴的奥妙,去自然界收音的趣事,做琴的心得。
一旦开始做琴,他就变得非常安静。他需要足够静谧的空间,来感受心中的琴,把所有收集到的声音,融入到手中的木头里去,让它发出最动人心弦的震颤。
他说古琴就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认定的大事。
它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值得人用一生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