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抽点时间来聊一聊陈小雅这个女孩子吧。
陈小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爷爷是县医院心脑血管科的退休主任医师,奶奶是县医院住院部的退休护士长,爸爸是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妈妈是县第二中学的团委书记。这样人才辈出的优秀家庭,估计在全县范围内也找不出几个了。
作为在这样优秀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陈小雅从小就表现得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慧许多。她不单单是在学习方面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在德育和体育以及艺术方面也是天赋异禀。比如,她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就上舞台表演拉丁舞,小学毕业的时候拉丁舞通过了专业级别的表演考试。上初中的时候,只要学校开运动会,短跑项目上她一直都是罕逢敌手,甚至不止一次打破100米女子短跑校记录,包括刷新自己创造的新记录。因为家庭条件富裕,爷爷给她买了钢琴,爸爸又专门聘请了一个本县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她手把手地教,她目前已经通过了钢琴专业八级考试。当然了,陈小雅并没有被这些成绩和荣誉所陶醉,相反她在妈妈的教导下一直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谦虚谨慎的性格。
陈小雅和李少华称得上是高一(8)班的“双璧”了——两个女孩子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农村,一个多才多艺,一个温文尔雅,不论是学习还是品德都是一流的。当然了,因为家庭条件的巨大差异,陈小雅总是光彩照人,而李少华就显得如同灰姑娘一样了。
陈小雅听说了李少华爷爷去世的消息,也为自己的同学感到难过。她准备给对方送一个小礼物表示关心,思前想后,去礼品店买了一本相册送给了李少华。她的用意很明显,既然亲人已经离开了,那不如把生前的美丽瞬间保存下来。李少华接到礼物以后也马上心领神会。
“谢谢你,小雅。你真贴心。”少华致谢。
“不客气,少华。以后在学校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说。我们家条件很优越,说不定可以帮你。”陈小雅的这段话是发自内心的,她从小就是这样乐于助人。
和刘亚芳一起去看了她同母异父的弟弟,少华准备去车站坐班车回老家。李刚叫住了她:“少华,你等一下。”
“李刚叔叔有事吗?”
李刚和她一起下了楼梯以后,让她稍等几分钟。不一会儿,李刚从自家的柴房里推出来一辆粉色的斜梁自行车。
“少华,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你就可以骑车来学校和回家了,再也不用花钱赶时间去坐班车了。”李刚乐呵呵地说。
“谢谢您,但是我不能要。爷爷从小教育我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少华委婉地谢绝了。
“不。我当兵的时候,老政委看我憋得慌,有时候破例给我放半天假,让我骑他的自行车出去溜达。这在部队上可是违反纪律的事情啊,老政委这样照顾我,我给你买的这辆自行车算是回报他老人家吧。你骑着走吧,路上注意安全。”说完,李刚就上了楼。
李少华望着李刚的背影,含着泪水鞠了一躬,骑着这辆漂亮的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不料,老家这边有一场麻烦正等着她……
(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