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近视眼,一颗八卦心,我是八段锦。
1、牛人苏东坡
东坡可是个牛人,中国有谁不认识他呢?
上到小学二年级就会在课本里看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四年级遭遇那句有名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读到《赤壁赋》,已经是上初中了。
不爱诗词的,东坡肉总爱吃吧?每年中秋吃月饼的时候,总有旁人会说“明月几时有”吧?
比李白下得厨房,比杜甫秀得国画,比王安石懂得女人,比司马光做得建筑——这就是风华绝代的千年老妖苏东坡。
除了王安石的粉丝曾费尽心机写过一本专门来骂他的书,市面上的其它传记都把他描绘成惨遭不公对待仍能笑对人生的完美楷模。
不能说你看到的是假苏东坡,但至少不是完整的他。他哪有那么牛?要是真牛,怎么在职场混得那么差,屡次被流放、大半生穷困潦倒?难道都是命运的错吗?
你当然可以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嫉妒他,用嫉妒来解释章惇(东坡曾经的好友,后来当了宰相以后就狠整他)之流的动机是可以的,但皇上呢,皇上也嫉妒他?一个皇帝对他有偏见也说得通,为啥三个皇帝都不想用他?
和他同时代的人有才的多了去了,王安石、司马光也被整过,但好歹都在宰相的位置上待过,推行过自己治理国家的主张,职场价值也算体现了;可苏东坡呢,他在当时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职场失败者。
到底为什么呢?
2、毁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古代的文人吧,没有几个是从开始就安心只做学问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而优则仕,就是要当官,而且最好是当大官,能影响国家人民的那才叫真牛。这就是传统的价值观,连陶渊明也是先有仕途不畅才有了后来的归隐田园。
官场就是古代的职场,而这个职场里最大的老板,是皇上。皇上掌握着国家命脉,也是那个钦点状元的人。不通过他,文人的伟大抱负根本无从实现。
这么重要的社会关系,东坡是怎么对待的呢?东坡经历的皇帝还不少,一共有四个,真正有交集的是三个。
第一个是仁宗(1022年--1063年执政),“仁”字在皇帝里算是很高的评价了,后世说他“勤政爱民”。仁宗执政时期对应东坡的年龄是从出生到27岁,主要是青、少年时代。
东坡二十岁得中进士,然后又参加了仁宗主持的“制策”考试,名列第一。仁宗当时看了他们兄弟俩(东坡和弟弟子由一起参加了考试)的文章,特别高兴,对太后说,我又为宋朝得了两个相才。
话虽如此,仁宗却只给东坡外派了小官,并没重用。他那些被夸奖的文章,仁宗只是看看就扔一边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仁宗是个比较保守的皇帝。虽然他鼓励大家批评朝政,可事实上,他接受不了太过激烈的改革,当时王安石提出的改革方案也被束之高阁了。王安石这个人很机灵,一看情况不对,辞官不做跑外地去了,直到赏识他的神宗千请万请他才肯回京。
东坡就不然了,一根筋。他上书公然指责仁宗不勤快,不懂“御臣之术”。说皇上既没能力管理,又不肯努力,就算仁宗“仁”了一点,这也是够了。毕竟在仁宗时代,唐宋八大家属于宋朝的六个全部出现了,他也不能算一个埋没人才的皇帝吧?
东坡为什么敢这样,看仁宗不爱打架,欺负老实人?其实东坡这么执着的原因只有一个: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仁宗?还真不信他比自己更懂治理国家。东坡就是这么狂。
后来仁宗病逝,东坡的第二任老大神宗(1067年--1085年执政)来了。神宗倒是锐意改革,不过他看上的是王安石。王安石推行新政,不站队的人一概清除。
东坡这时又批评神宗不如仁宗能够容人。
得,这两位都不行。神宗英年早逝,九岁的哲宗(1085年—1100年执政)登基,这位儿皇帝是真的不靠谱,任用小人,朝政混乱。东坡更忧虑了。
总之不管哪个皇帝来,东坡都批评,而且极其坚持。他的政治观点对不对?后世的评价普遍认为他的主张大都是符合情理的肺腑之言。神宗吃饭的时候如果看文章,必是看东坡的。如此被欣赏,为什么就没机会大有作为呢?
先看看东坡都是怎么汇报工作的:给神宗上一本洋洋洒洒的万言书,然后就在家里等着神宗把他请去顾问。谁知石沉大海,神宗那完全没反应(据称王安石看了这封信倒是气得面色铁青,浑身发抖);东坡急了,又紧接着上了言辞更为激烈的一本,结果还是没人搭理。
鸡同鸭讲,还搞人身攻击?
任何一种沟通,首先是建立在关系之上。和父母教育孩子是一样的,孩子觉得你不爱他们,他还会听你的吗?苏东坡压根没考虑皇上咋想,只顾表达自己了。
我很牛,我全懂,你都听我的吧!小兵和领导汇报工作也不能这么个打法啊,好歹您得摸清领导意图,更何况是万人之上的天子。
东坡的诗文再好、政论再佳,没有推行和实施的基础,终归也只是文字而已。这也是历任皇帝承认他有才,但拒不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皇上是这个态度,执政的大臣又如何呢?王安石就不必说了,绝不容异己。东坡是典型的非我族类,直接流放。
等到一直欣赏东坡的司马光上任、打算重回旧政的时候,第一个就把东坡接回来准备委以重任。谁知在新政期间一直各种不满的东坡,这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新政有新政的好。
司马光气个半死,你玩我呢?不用说,也掰了。
这两个人还是东坡敬重的,可以算是政见之争;至于对不喜欢的理学家,东坡就更不客气了。朱熹那么要面子认死理的老爷子,东坡当众说他那一套都是阴沟里的臭垃圾。
打人不打脸,把人家最得意的东西踩在脚下换得哄堂大笑之时,可知给自己招来什么样的仇恨?这一句话让老爷子的所有门人(数量还相当不少)羞愧难当,自此全都妥妥站在东坡的对立面了。
职场上所有重要的人物基本都得罪光了,怎么可能混得好?
3、从自恋到自我实现
性格决定命运。苏东坡混不好职场有时势的影响没错,但说到底根源还在人本身上。
东坡是名门之后,苏家父子占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他又是其中最出彩的。小时候走的是牛孩路线,听着赞誉声长大;少年得志的他,心高气傲,根本没把旁人放在眼里,对自我的认识极其膨胀,青年阶段他最突出的人格特点就是自恋。
东坡喜欢像明星一样闪光。首先他在外表上就爱独出心裁,花心思改良出一顶高帽子,既能体现他身材更加魁梧,又能让人感觉这位的确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当时这个帽子被大家争相模仿,称为“子瞻帽”(东坡字子瞻)。
他走到哪都有粉丝夹道欢迎,美妇人追着来求诗;随便写两句,就被人刻在石碑上膜拜。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不顾后果地炫技,招来不少妒恨的眼光,但他就是想要不同凡响。
有一次,他写了首诗拿王巩侍妾开玩笑,他把自己比做穿着高级白羽毛内衣的天仙(呕~),站在高处俯视这红尘。宰相、文坛泰斗甚至皇帝又如何?他骄傲任性,连像王安石那样偶尔审时度势一下都不肯。
极度自恋是一种病,患者有膨胀或夸张的感觉,对赞赏过度需要;他们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为别人着想。东坡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的确不太顾及别人怎么想。
不能容忍他这种个性的领导,即便发现他的才华也不会愿意用他。男领导们普遍不喜欢苏东坡,他仅有几次深入权利中心的机会基本都托太后们的福,难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许女人们会以母亲般的眼光欣赏东坡的才华而包容他的自恋吧。
东坡这个人不太容易被使用,因为不愿意妥协。就像乔布斯也会被董事会踢出自己创建的公司一样,太有个性的人走常规的职场之路常常行不通。
流放以后的东坡,穿着破衣烂鞋,带着毫无风范的大斗笠,混在渔民挑夫里面。没人认识你是谁,更没人费心捧着你,东坡痛苦万分,面临人生第一次对自我认识的调整。
他整整用了一年才想通,想通以后他就开挂了。
诗词、书法、绘画不需多说了,他还开医院,救助婴幼儿;在田边耕作,教农民唱歌;醉心建筑,设计园林;学习酿酒,研究美食;养生、美容、瑜伽……除了当个“大官”,他几乎样样都能做好,原来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才是最好的苏东坡。
顽强、乐观、宽容,满含着悲悯之心。被官场淘汰的东坡,就像开了光的佛像,活了!
占不对位置,人参也能变萝卜。不合适的职场有多坑人?连苏东坡这样的牛人都躲不过。不过树挪死,人挪活。弟弟子由说,原本他和哥哥的水平还是半斤八两,可自打东坡被贬以后,两人之间的差距八匹马也追不上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沉沉浮浮中,东坡把对自我的关注更多转向对天下苍生的体察,终于成为一代大家,流芳百世。
混不好职场,就混不好人生吗?
东坡折腾了一辈子,给这道题留下一个走心的答案。
多聊两句:
小时候看到传记里的伟人,总是“真正”的伟大,一点瑕疵都没有;自己开始写传记的时候,如果没找到他“说人话,办人事”的样子或者原因,我就不会写,那说明还没研究透,或者说我觉得那不像个真正的人。
苏东坡伟大吗?伟大。但若是只有伟大,还真不见得会喜欢他。
作者 | 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授权;欢迎点赞、留言、朋友圈转发,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