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7岁的花花选择在宿舍用一件棉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如花的年纪,毅然选择放弃这个世界。
从6岁开始,花花就读沈阳音乐学院学前班,然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读下去,一直都是住校。
妈妈说:“花花平时表现得特别活泼开朗,还孝顺,我要领她出去,谁都觉得她是特别乖的一个孩子。孩子在家从来也不化妆,可朴实了。我感觉我们的关系挺好的,每个周末回家,我也总找她聊天说话,不过她和我从来都是说些好玩儿的事儿,我从来不知道她在学校中的表现会是那个样子。”
朋友说:“你怎么这么傻啊,记得我一见你就让你帮我化妆,躲在我家那个小卫生间里,前两天你还来我家玩,我没烟了你还过来给我烟抽,半夜你没人陪总给我打电话叫我出来陪你,就后街那个小酒吧,你说你,哎,好想你。”
事发之后,这位妈妈才发下自己对女儿如此陌生。女儿的微博中都是化着或妖艳或冷漠的妆,甚至事发之前正经历着一段感情。这些都不是自己眼中的那个乖女儿。
妈妈现在很后悔让花花从小就在这样的寄宿制学校长大,她记忆中的花花只剩了周末、寒暑假在家时的样子和自己有时候白天去学校看望她临走时不舍的样子。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花花的微博上说“没有人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开的,那些难过无助又一次次忍耐的眼泪你都看不见,就像堤坝下逐渐因侵蚀而拓宽的裂缝,你看见的,只是它崩溃的那个瞬间。”
没有人知道花花是怎样度过那些无助的困境,但可以了解到的是她并不是因为一时冲动选择自缢,而是长期的负面情绪积压无处释放,或许曾经同学朋友的开解宽慰能够稍稍缓解她的情绪,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放弃生命。
那么,花花选择自杀仅仅是因为上了寄宿学校或者是恋情失败吗?
诚然,寄宿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让寄宿制度来背这个锅。寄宿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但低龄寄宿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孩子过早的离开家庭,会让让孩子潜意识里害怕被抛弃,缺乏安全感,再加上沟通不到位的话,孩子甚至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再加上有些家长往往只看到自己眼中的孩子“听话懂事”“不化妆”“很少和异性说话”“学习成绩好”,而不去在意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殊不知这些可能是伪装的假象,所以当某一天家长知道孩子居然早恋,逃学,抽烟酗酒,打架斗殴,其落差只会让家长觉得“不可能”。
孩子为什么要在家长面前伪装?
通常是因为前期的沟通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比如有了问题想和家长沟通反而换来责怪和辱骂,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选择了趋利避害,只在家长面前表现好的一面,而隐藏起自己不好的东西。反之,在没有家长在场的情况,就会做“真实”的自己,导致“精分”的状态。
说到底,与其说寄宿导致孩子“精分”,不如说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够,没有良好的情感连接。如果不能把孩子往寄宿学校一扔就不管了,即便不得已要住寄宿学校,也应该极配合学校,帮助孩子成长。
倘若花花的家长能够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以及想法,及时沟通处理,给予正面回应及情感上的修复,想来也不会发生花花这样的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