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次写文章已经是一年前了,这一年事情太多,改变太大,我自己都有些措手不及。写文章的想法很早就有,迟迟没有动笔,一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担心自己写不好。今天看完叶圣陶先生的《怎样写作》,终于再也忍不住,坐在电脑前面敲起键盘来。
写什么呢?很简单,写我遇到的各种问题,写我思考问题的过程,写我做出决定的结果。
问题来了
问题的产生必然是因为某个地方出现矛盾,本问题的矛盾是:CSS 大会在上海,我在北京。
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下面先列出不去的理由:
- 成本较高,来回高铁 1100,两天住宿 500
- 周六开会,高铁要坐 5 小时,所以需要提前一天出发,也就是说周五要请假
请假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算个次要理由,说到底矛盾的根源还是钱。
再来看看去的理由:
- 之前说好去见民工哥
- 没准可以认识新朋友
- 学 CSS 技术
学技术也是个次要理由,对我这种“书虫”来说,学技术还是读书最痛快。而前两条理由的其实本质是人。
如何选择
我选择去。
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分析结果没有压倒性结论时就只能靠感性。我选择去的主要原因是裕波也过去,跟着裕波混一般都会有收获;其次,少一千多块钱确实也饿不死。
这样下结论未免有点太随便,不过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和牛人接触越多越好。这个观点已经经过多次验证,十分靠谱。
结果
确实收获颇丰。
或许这时候有一个知乎达人会跳出来说:“你这是 xx 谬误,已经花了钱,自然会往好的方向想”,也许吧,不过所谓的世界观本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偏见,只要对自己有效就行。
下面我来量化的说一下收获:
- 认识了大约 7 个新朋友
- 见到了大约 7 个微信和微博认识的朋友
- 有效聊天 5 小时左右
- 在来回的高铁上阅读了 3 本书,1 本小说
前两条不用多说,圈子就是这样,唯脸熟尔。不过我不喜欢哗众取宠,只想认识那些我感兴趣并且对我感兴趣的人。
最后一条很重要,有效聊天指的是真正讨论问题、交流想法。要知道,大会上接触到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大牛,随便指点一下就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这次的有效聊天主要来自情封和阴明,两人分别占两小时,还有一小时是和其他人的短暂聊天。
结论
只要经济情况允许,类似的大会能去尽量去。长远来看钱的价值最低,新朋友、新想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