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有感
在大年初三读完了太宰治的绝笔之作,喜庆的时间却读了本极丧的作品。一直以来不喜欢日本作品,不知为何,他们的作品中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郁与堕落,每一个人的外表都是合乎规矩端端正正的,但每个人又都对死亡有一种执念。读来总是会让人沉溺到那种负能量中。
“讨好型人格”的叶藏,让我想起了<明星大侦探>里的微笑抑郁症,越微笑内心却是越痛苦的时候,每次故意搞怪扮小丑的阿叶就是这样,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受欢迎,而真实的自己其实更加痛苦。“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大概每一个人在与众人喧嚣烦乱过后,都是这样的一种寂寥感吧。
我在想这部作品的意义何在,他想告诉别人什么,是为了向世人揭露自己的心理世界,还是寻求世人的理解;是为了唤起更多像他一样的失意人的精神,还是为了让更多人寻求他一生在追求的答案?
为什么要这么悲催的过一生?我有点讨厌叶藏,他明明可以很灿烂的过一生,但为何要无条件的信赖崛木而不断受伤害?突然想起了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每每听到这个歌曲,内心总是会晃了神,也许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其中一种人格就是叶藏,无限纯真,无限美好,像单独的孩子渴望一起最简单的美好,而崛木就代表社会的一角,在不断遇到社会的荆棘复杂,我们的其他人格作为保护肉身的卫士,选择性的替代了“叶藏人格”,我们自己杀死了它,或者我们把它藏了起来,平时不会让它见光。
而叶藏不一样,他让这种人格作为了主要人格,在遇到了诸多变故时候,他也变得圆滑世俗起来,但是越是这样他越痛苦,越痛苦越是用堕落来掩饰,于是越纯粹的人活得越潦倒。好像只有大麻和酒精才能麻痹自己,他不愿意像平常人一样,他的心寂寞的要死,他一面愧疚不已,但一面对自己又无能为力,原来不是每个可爱的人都能被善良以待。所以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我想,他也是太过偏执,不甘平凡的过一生,这种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应该是唤起了很多寂寞又疏离的人格灵魂,他们也许是平日里光鲜亮丽的演员,也许是生活中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也许是世人眼中所有令人羡慕的美好人格,其实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叶藏,但谁也不会说明白这种心情。
只有太宰治这样的作家敢于说了出来,替他们,替他们做了自己真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