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什么?
《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来自内心的觉醒,如果一个人走上了自我教育的道路,那么,这个人即使在社会的最底层,做最平凡的工作,他的精神世界也是丰富的,他的精神也是高贵的。没有哪一种教育比自我教育更加深刻而持久的成长动力,他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以自己的姿态走出属于自己的平凡而独特之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周国平先生曾经指出:“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更直白:“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境界呢?“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郭子雄在《牛津大学的学生生活》中介绍牛津校园学习生活时有一段话:“在牛津,上课的时间极少,普通一个学生每周上课不逾十个钟头,做研究生的更少,高兴,就去听一两个钟头,不高兴时简直可以不必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英国人看来,上课并不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只是为学生指引一条路而已;“至于这条路的长短以及路旁的花木景色,还得由你自己去探寻领略。”
“岳麓书院”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山长(“山长”即指书院院长)的执掌下,书院采取比较自由的教学方法,一般由山长本人或其他教师十天半月讲一次课,其他时间以自学为主,自学中有什么问题随时向老师咨询,或学生间相互讨论……每月有几次严格的考核,此外,学生还必须把自己每日读书的情况记在‘功课记录簿’上,山长亲自定期抽查……”(余秋雨《文明的碎片133页》)其中,尤其富有生气的是“诸生百许人列屋而居,书声彻户外”。(冯桂芬《重儒官议》,转引《文明的碎片》133页)而那茂林青山间婉转回环的琅琅读书声,足以令我们现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既陶然忘情又感慨系之。在这种环境氛围中,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让世人景仰。在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教学中,书院培养出许多大师级别的人才:王夫之、魏源、左宗棠……乃至千年以后,书院仍以它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代代的学子们。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自我教育以主动的阅读得以实现,阅读是一个人获得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呢?高中的时期,孙少平自从忘我的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再也无法抵挡书籍对他的诱惑,通过读书他开始明白原来在他的原西县之外还有一个更为精彩更为浩渺繁华和神奇的世界,原来他的生活是那么的卑微即便是他羡慕的人和地方和那个世界相比,也是很渺小和贫困。“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每个人在青年时都应该多读书,了解世界,扬起走向远方开辟新生活的梦想的帆。通过读书,孙少平开始用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对生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信开始在他身上建立和成长起来。是读书让他放弃自卑,找回自信从各种角度审视和观察每种现象,让他放弃了最初的虚荣,让他大大方方地站在吃饭的队伍中领他的两个“黑兄弟”,让他懂得一个人活得是否有意义,不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还要具有许多人难以言说的东西——像才情,像知识,像人格魅力,像田晓霞说的那样的气质……
如果没有从阅读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很难想象孙少平如何挨饿上课,如何奋斗,如何扛起责任走过那么多的沟沟坎坎!正是阅读,长期的、主动的、不间断的阅读让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小子”开始主动构建较理想的生活,从而追求更深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动过一种“灵魂的生活(周国平语)”。
在最后的抉择中,少平选择回到大牙湾煤矿与那对孤儿寡母互相照顾,不能不说包含了对理想自我的取向。正因为孙少平从阅读中汲取力量,他才一路走得那么激动人心;正是因为孙少平主动的自我教育,小说才流露出一股昂然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这“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