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今日简史》已由中信出版社售卖,我很开心的抢到了一本,更开心的是在早餐王子陈厚的组织下,可以有微信群进行读后交流,喜上加喜。本篇就是与小伙伴交流之用,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读完序言后,我开始认真的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对于讨论人类当下存在的问题、未来的走向、历史的演变,对个体来说,总是没有明天的面包来的实际。那些仰望星空的人,必然是衣食无忧,脱离了生存困扰。我乃一介小民,闲时看一看他们写的书,了解一下大人物们怎么想的足矣。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但睡醒了依然是柴米油盐。从没有考虑过哪个文明主宰世界、如何应对恐怖组织、民族主义能否解决不平等和气候变化问题,这些,距离我太遥远。
而作者却强调,在当代各种重大变革与个人的内在生命之间,其实有着重要的关联。他说:恐怖主义既是全球性的政治问题,也是一种内部心理机制。恐怖主义要发挥效用,靠的是按下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按钮,劫持数百万人的想象力。同样“个人即政治”是个旧话题,在这个科学家、企业和政府都想侵入人类大脑的时代,这套老生常谈却远比以往更邪恶。细思极恐,信息爆炸带来的很可能是思想绑架,我可不想被别人操纵还不自知。
诚然,这本书不可能教一位孟买贫民窟里的妈妈如何找到明天的午餐,也不可能教伦敦医院的病人如何躲过死神,但它可以引导我们去思考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各种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联?比如气候变化可能会让孟买贫民窟完全无法住人,让地中海掀起巨大的新难民浪潮,全球的医疗保健陷入危机。
特朗普上台,和某小镇的公务员没啥直接关系,但有可能这位公务员正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留学后美国就业情况如何,回国后涉外行业是否景气。这么一考虑,感觉着很有必要翻看这本《今日简史》。就比如我吧,刚刚翻了目录,就很想跳到第2章《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看完后准备推荐给刚上高中的儿子。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随着大数据算法飞速发展,很可能导致数字独裁,也就是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数人不仅被剥削,还可以有更糟糕的局面:如草芥般无足轻重。
我想摆脱这样的局面应该不容易,但是清楚总比糊涂要好很多。因为你就算选择忽视这场“人类未来”为主题的辩论,历史也不会对你更宽容。就算你因为忙着让孩子吃饱穿暖而缺席,还是躲不过最后的结果。
既然如此,何不认真参加,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认真的参加。参加的起点就是这本书吧,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今天最大的挑战和选择是什么?我们该注意什么?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成了一种力量。我想学习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