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关于阅读,我就是从头到尾,循规蹈矩的去阅读,有时候觉得理解一本书很难,有时候读明白一本书需要很长时间,也琢磨过一些方式,做标记,做笔记摘抄,但是觉得效果还是事与愿违,没有想象中的好,感觉跟别人做着同样的事情,然而结果却大有不同的这样一种反差的感觉!
最近又在学习的吸收上,加强了阅读,发现自己的阅读技巧是很低级的,说白了就是按部就班,没有一整套系统的,逻辑性的阅读方式!直到看了洋葱阅读法,才发现,阅读也是有很大的技巧性和结果的!
首先一点,我觉得有必要申明一下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系统性的获取知识,同事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谓的问题其实就是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并不透切,并不是简单的读书而已,阅读,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能够理解的程度去学习,也即:阅读就是学习的过程!
才知道,阅读是有很系统的方向的,五个方面是你阅读的时候必须关注的点,你自己,你的状态,你阅读的目的,你的时间,你的精力!并且阅读后还要做到一点,输入-整理-输出!
当场看到,人,读物,输出,这三个点是构成阅读最核心的也是最基础的要素!
同时,也认识到阅读方法可以先归为两类,一类是碎片阅读,一类是快速阅读!先不说碎片阅读,顾名思义比较好理解,快速阅读是很刺激大脑的一种方式,任何事物能够快速吸引人的,一定是亮点够劲爆,不然没人会愿意买单!如果说通过快速阅读,可以让你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并且能够把握住其中的精髓部分,你是不是会比较感兴趣,并且愿意花一定的代价去了解一下呢。我想肯定是这样子的。
所以在此,我也是简单分享一下我对于学习快速阅读的收获。
快速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快速挖掘书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快速挖掘我们想要从书中找到的答案!那首先呢,要明确知道,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从书中寻求关于什么方面的答案!
快速阅读有一个核心的五字金言“因概少切复”。我觉得概括得非常的形象!掌握好了做一件事情的核心点,确实能够事半功倍的达到效果,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并且很值得借鉴和传播的事情,通过这个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因——提问
概——预习
少——扫读
切——切重点
复——复习
接下来,简单分享一下五个字对应的含义和步骤,期待对你有感触!
因,提问,是对自己的一个反问,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我是否有读过类似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我希望通过读完这本书,得到那些方面的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所谓的因,就是为了找到读这本书的兴趣点。
概,预习,为什么用概来代表预习,是因为预习的就是大纲,概要。通过预习,达到对这本书将要为我们讲述什么做一个大概的预知!阅读序言和目录!过概要的时候,把关键的点,关键的章节做一个备注,在心里留下这样一个好奇,方便后面在读的过程中针对性的学习!
扫,扫读,首先花个大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的把书籍翻阅一遍,同时把重点关注的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以及一些关键词,都标记好,以便醒目,同时在阅读的时候留心!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关注点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点被我们标记好后,当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这些,自然而然就会多一分细心和耐心还有专注度!
切,切重点,通过扫读的过程,会对这个书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然后在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读着读着也就不那么难了!
切重点,更重要的是强调记录重点的方法,比如我们之前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有重点段落或者句子的时候,就直接用笔记本摘抄下来。姑且用重点摘录法来定义!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方法,比如九宫格笔记法,RIA便签读书法,等等,都是市面上比较用的多的,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复,复习,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复盘,对快速阅读的这本书的这个过程做一个复盘,复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去回顾一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搞清楚的?还有哪些点需要深度去研究一下?对本书理解或者吸纳透了吗,是否还要多读一遍?
有一个观点是这样说的,越是好书,越要多读几遍,往往一遍是很难将其中的真谛或精华部分吸纳到位的!
最后,我希望你能够像我现在正在做的一样,做一个分享,分享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越分享,对于自己而言巩固得也越深!
分享即收获!学习即成长!
我是星宸,感谢生命中的故人,感恩路过和驻足浏览!
——自律,筑自由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