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在吃苦的年代才谈吃苦
——《无问西东》观影感
不是只有在吃苦的年代才谈吃苦,这是我看完李芳芳的《无问西东》之后,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
整体来说,电影《无问西东》的故事线太过于薄弱,能够感受到导演想讲很多东西,但最后加上剪辑却让人越看越是一头雾水,而深层次的思想与内涵却只是蜻蜓点水。四个故事之间的连接也有些牵强,尤其是现代部分的故事完全可以省略不讲。这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只是献给清华大学校庆的礼物吧,整部电影最主要的线索就是主人公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但电影中中间两个故事还是叙述的不错,陈鹏(黄晓明饰)对王敏佳(章子怡饰)毫无保留的爱以及无条件地相信她,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另一个故事是西南联大时期,在战火纷纷、横尸遍野的年代,一群有志之士毫无畏惧之心,仍旧坚持传承学习知识。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打落在屋顶的铁皮上,震耳欲聋,老师嘶吼着声音与之一争高下,可学生们仍旧听不清,相互询问着“老师在说什么?”。雨越下越急,就像好不容易才找到宣泄口的堤坝,越猛烈越畅快。屋顶的雨水顺着屋檐滴打在地面上,滴打在老师的肩上,滴打上学生的心上。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静坐”,那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了,似乎连雨声也跟着小了,只听到屋外铿将有力的跑步口号声。雨终于停了,可天上却又布满了密集的飞机,时而高飞时而低飞,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从天而降,炸的人们措手不及。西南联大的学生们躲在土坑里,带着草编的掩护帽,伴着飞机滑翔的声音,跟着老师们一起穿古越今,一起吟唱诗句,那一刻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他们想要学习的心。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北大、清大和南开迁至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底,上海、南京沦陷且武汉告急之后,长沙局势变得危急。无奈之下,长沙临大决定继续南迁,前往昆明。
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为三路:一路沿粤汉铁路至广州、香港,乘船至越南海防,转滇越铁路到昆明;一路沿湘桂公路经桂林、柳州至南宁,再经越南转滇越铁路到昆明;另一路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横跨三省进入昆明。
其中,“湘黔滇旅行团”是后来在西南联大校史甚至民国史中,被广泛讲述的故事。这路人马由267名男同学和1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配有4名军事教官及队医。他们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被称为一场“文军长征”。
在那个枪林弹雨、命悬一线的年代,生是那么艰难,而死又是何等容易,可前辈们却始终不忘学习。反观现在的我们,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学习;今天天气不好,不想学习;我很忙,忙的没时间学习;我很累,累的没有精力学习。学习成了一种真正的奢侈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
在苦难的年代,吃苦是生存的本能,而在今天,吃苦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吃苦不是缩衣节食,也不是心力交瘁,而是一种执念,一种信仰。但有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白吃苦,对不起自己的那份辛苦。
每天看着教室里那些起早贪黑的学生,在与床拼死做斗争之后,挣扎着从被子里爬起来,迷糊糊随便买点东西垫肚子,上课盼着下课,下课盼着吃饭,好不容易熬到晚自习却还有做不完的作业。都说中国的学生辛苦,可最后的成绩却又让人忍不住怀疑这是真的在辛苦吗?
与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一点点的风吹雨打,却让人经受不住,叫苦连连,反问命运为什么会如此不公平。吃苦也成了过去时代的代名词,成了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唠叨落伍的长辈们,身上那些吃苦耐劳的精神,真的不值得学习吗?
如果当时在公园中想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马云,不鼓起勇气反复进行练习,又怎么能够认识生命中的伯乐呢?能吃苦是好事,可白吃苦却总有些无奈与叹息。明明很努力,却总是不尽人意,这并不是上天没有看到你努力,而是你用表面功夫感动了自己。不是只有在吃苦的年代才谈吃苦,吃苦也是需要方向与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