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草
几天前,我堂姐给我微信留言:你外甥最近贪玩,学习不上进了,应该怎么办?快给你姐支支招。
我开始顿悟,读书时学习成绩一路优秀,并且是全家中唯二考进大学,并且学历最高的男孩子,我责任重大。
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关联度最高的,就是父母。父母有没有时间在身边陪伴,父母的行为方式,父母的日常习惯,都与孩子的成绩息息相关。
我在反思,为何当时我读书时学习成绩能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在毕业后踏入社会还一直能够保持相对比较高的学习能力,在于我的父母。
在我小学到高中的关键几年,我的父母都是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没有出过远门,他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几乎天天都会回家做饭吃饭,我爸爸会时不时地拿出我的书籍去阅读,拿出我自己的字帖练字,并且时不时会与我交流读书的感悟,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对我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所以读书时我会有意识地去多写字、多练字,每天晚上做我最喜欢的数学题到很晚,完成作业后会阅读其他的课外书籍,甚至是,直到毕业后的这几年,都会习惯性的在身边放几本书,这些,都是我的父母对我的影响。
身边的很多朋友,不乏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年轻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也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可唯独孩子的成绩提高不上去。
为何呢?
父母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如何赚钱,如何应酬,如何与自己朋友的接触上了,可唯独耗费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精力太少。家长们可能会孩子花钱报名了最好的辅导培训学校,晚上甚至还会找家教给孩子辅导作业,跟老师聊天,然后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发现依然不会管用。
原因何在呢?
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没有以身作则。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个名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了解到高晓松的家庭背景。高晓松大家应该会很熟悉,知名的音乐人、导演、编剧、制片人,很多观点与思考,非常深入人心。并且,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爱收藏,他收藏的名家签名书、名人字画,数以亿计。
高晓松的家庭背景如何呢?
他的爷爷,高景德,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力学家,是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双院士;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
爸爸,高立人,是清华大学教授;
妈妈,张克群,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还有许多~
说明什么呢?
孩子的成长,是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
我堂姐就是,最近几年家里买了房子,加上装修,还有各种事情,家里的压力很大,所以最近一年她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与陪伴。
那怎么才能改变孩子贪玩的习惯,让孩子的成绩有提高呢?
我还是以为,用一切的方法、手段,包括请家教、找辅导,都无济于事,最重要的,还是要陪伴。拿出更多的时间,多陪伴孩子学习,陪伴孩子成长,甚至是,多陪孩子玩,这些,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
其实,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身边的一些朋友的性格,也是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
在我们身边的圈子里,我们普遍会发现,父母如果感情不合、甚至离过婚的孩子,普遍性格叛逆,甚至是有很多不安全感;
父母喜欢打打闹闹,性格偏激,那孩子的脾气必定会很大,且不服管教;
而父母的家庭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必将名列前茅,待人接物方面也会胜同龄人许多。
所以,从很早开始,我就开始用心规划我的下一代的成长,尽力去给将来我的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包括父母关系,包括学习氛围,当然还有许多。
为此,我特意地开始在家里收藏一些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或是传统经典的作品,还有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作息习惯,这些,都在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就是,在孩子身上流露出来的所有问题,包括性格,包括成绩,其实都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当在他们身上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先应该考虑的,其实不是想什么办法跟孩子去斗智斗勇,而是静下心来,看看自己最近的表现,是不是因为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或是自己的某一方面做的不好,而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长。
关于下一代的成长,我认为,真正四两拨千斤的,不是技巧,而是能力!
村草视角:分享90后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