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由《弟子规》渐进,偶然接触到了陈大惠老师关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于是想到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话题,

十年来,陈大惠老师一直以义工的身份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宣讲与实践,编撰了诸如《教孩子的学问》、《人是教得好的》等传统文化讲学答问系列读本。这些书摒弃了空洞的理论,结合生活实践娓娓道来,犹如灯下话家常,发人深省。

看看你我身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再环顾当下的社会风气就不难发现,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圣贤之道,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几乎遗失殆尽。

西方国家数十年的文化入侵,中华传统教育严重缺位,导致我们的孩子正在集体沦为精神颓废、道德滑坡、体质羸弱、虚荣浮夸的畸形种子,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行将断代。

我不敢想像,这些没有传统文化滋养的孩子们如何承载我们的希望?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的文明又将何去何从?

孩子是无辜的,是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导向出了问题,我们抛弃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瑰宝,却荒唐地把一切西方舶来的所谓文明奉为圭臬。

然而讽刺的是,早在1982年,全球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联合国举行会议,共同商讨二十一世纪化解人类种种灾难最好的方法,结论是人类必须要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当中寻求解救之道。

当然,我认为这个表述是否科学在考据方面尚有争议,但是,2011年日本发生九级地震和海啸之后,年近八旬的明仁天皇盛情邀请中国儒释道的大德到皇宫会面,当面请教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化解灾难,无疑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姑且不去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拯救人类社会这个命题。

《礼记•大学》中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思想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迷失自我,更不能数典忘祖背离传统。

现存最完好的唐代建筑不在中国,而是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韩国端午节成功申遗,面对这些足以让国人蒙羞的事实,难道我们还要坐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没落而无动于衷吗?

《弟子规》开篇云:“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先做人再做学问,做人第一大原则是孝顺父母,可是偏偏这个最重要的为人立世的根本,却被全社会遗弃了。

看看我们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不遗余力地抓学习,争排名,搞创收,唯独不教孩子如何做人,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我们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牛做马”在所不惜,也放弃了教孩子如何做人。

于是,我们的孩子们就像冰冷的流水线上输出的产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家里不懂得孝顺父母,在社会不懂得感恩回馈,为人处世毫无诚信。

所以,我们的社会上假货与欺诈日渐横行,良知与善行濒临消亡,即便是社会精英也难免冷酷自私虚伪恶俗,企业家做慈善也多数是在作秀,因为我们的骨子里“仁爱”的基因早已枯竭了。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尚未断绝的文明,可是在西方文化的严重污染下,我们正在遗忘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迷失了太久,以至于当我们亲手毁灭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文明时,竟然已经没有一丝痛的感觉。

一种文明没有继承人的时候,就是它即将灭亡的预兆。

所以,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应该身体力行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权当是为了孩子,让他们明辨是非,懂得“仁义礼智信”这些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明媚里,快乐地生活。

不妨陪孩子潜心诵读经典古籍,从《弟子规》开始,继之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汉赋,你会惊觉,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美到无与伦比,更重要的是,徜徉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才可能找到“三才者,天地人”的为人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恰如莲花,但愿这一缕幽远的清香,能够引领我们踏上漫长的回归之路。


END

【牧马人感谢您的喜欢和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接上篇:真心推荐北海道10大最爱甜点店2017年版(上) 6.水果塔吃到饱Fruit Cake Factory 品...
    老金博客阅读 4,381评论 0 1
  • 2017年8月31号,王一皓小朋友上一年级了,成为大哥哥了,作为妈妈,我有点紧张和担心,心想这么小的孩子上一年级了...
    888果果阅读 3,138评论 0 0
  • 在暑假,我的姐姐让我找一本书来看并让我在看完之后写出读后感。然后我就选了《小王子》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没看过,...
    小仙男黄二狗阅读 2,642评论 2 4
  • 给老二穿老大以前的衣服,然后……把空间里老大照片看了个遍。除了感叹时间,然后就是觉得自己这一天天“河东狮吼”为了什...
    漫漫无忧阅读 1,482评论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