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介入微信比较晚的用户,2011年,我接触了微信,单调的页面,也没什么亮眼的功能,下载之后没注册就卸载了。
再接触微信已是2014年,大家都在用,很简单的原因,我不用就不合群了。所以我开始正式使用微信,仅只当做一个通讯工具而已。
我并不是伴随微信成长的用户,我是后来反复思考微信,不断复盘微信当面成长之路的用户。
真正开始对微信有兴趣是因为一张图,某天某夜某刻某种心情,看到那张图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孤独!是的,孤独,因为一张图开始对微信有了兴趣,于是就查了下那张图的含义,比较大众的解读是:月球下的张小龙。那么问题来了,张小龙是谁?
我几乎查遍了了所有关于张小龙的新闻。人民日报眼中的悲剧人物,雷军的不重视,周鸿祎的质疑…不作辩解的张小龙,多说无益,战场上说话,孤独中打出了微信这张好牌。
反复看了张小龙在饭否的记录,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
因为孤独我认识了张小龙,按照张小龙的言论,我不是他满意的产品经理。我看过失控,因为前面讲生物这块太乏味,实在听不下去了。我也听过摇滚,喜欢旋律的我终归没能特意爱上摇滚这个乐种。
我不逢迎偶像的兴趣,我只做自己。张小龙的孤独引起我的共鸣,我开始了解微信的过去。
话说国外的产品2010年10月kik登陆苹果app store,迅速在国外蹿红。这给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思路,随后,一堆类似产品推出,小米米聊,腾讯微信,开心网飞豆,盛大有你,奇虎口信,三大运营商飞聊,包括后面电信网易易信等一批kik追随者,参战者如云。
当时张小龙在饭否说过这么一句话:从众多的kik模仿犯来看,国内基本没有从用户心理考虑产品的产品经理,除了模仿,他们的创新也是意淫。
我常问一些朋友:你觉得微信和qq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各种都有:朋友圈,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公众号…
我给出的答案是:移动社交。
这也是我分析王者荣耀对比英雄联盟的特点:移动游戏,也是狼人杀区别于之前线下游戏:移动!
而微信为什么当时能打败n多类似产品,拿张小龙自己的话讲:简单到无法复制!
而具体去分析微信为什么能成功的话,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站在上帝的角度制造规则,张小龙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张小龙讲:如果说产品做的一切都在满足用户的虚荣,热闹,逃避,贪恋等,那么大众同样都有受虐的心理,为什么不做一款产品去虐待他们?
张小龙还讲:还是你们用户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联网的,要整天分析你们的阴暗心理,让你们更爽,还不能明说。
结合微信功能迭代产品漂流瓶和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我想可以对张小龙的话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利用人性的弱点,张小龙让每个使用微信的人基本都离不开他。而在公开演讲中却又讲自己的产品观: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这句话其实容易误解大家,我完善一下: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等到再用的时候还是会回来。
真正要了解产品思维建议可以从微信分析起,作为中国的产品教父,张小龙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反复思考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