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感受到父亲的温情呢?
初中的某一时刻,我突然意识到父亲不是那个威严暴怒的父亲了。
上学路上,我被狗咬到了后脚跟,父亲知道了,每周带我去医院打一次狂犬疫苗。
他去学校接我的那天,穿着白衬衫,后背头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靠在教学楼的栏杆上,同学们交头接耳说:这是谁爸啊?好帅。
初三,父亲母亲一起去打工了,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和父母分离,寄居在姥姥家。
父亲先回来,去接在姥姥家的我,父亲正和姥姥说话,我在旁边,“哇”的哭出声来,父亲看了看我,没说话,默默的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回家了。
还是初中,有次母亲去新疆摘棉花,父亲在家。
周末我回家,看到房间桌子上有糕点。奶奶说最近村子上一个我喊“大娘”的人来我家较频繁。这是那个“大娘”送的。
母亲没在家,她来我家干什么?
我感受很不好,尽管馋,但也不吃那些糕点。
下午在房间写着作业,突然悲从中来,趴在书桌上大哭起来,口里喊着妈妈。
父亲从外面回来,看到我在哭,也是默默的,什么也没说。
母亲在家时几乎不做饭的父亲,外出摘了野蘑菇,给我和弟弟做饭。
父亲做饭给我们吃让我感觉有些奇怪又有点新鲜,记得那锅蘑菇汤味道怪怪的。
有个冬天,我头发及腰长,用盆子洗头不方便,父亲看到了,过来帮我洗。
我感觉嗓子眼有点发紧,感觉有点不自在,又觉得这种好喝温情让我有点承受不起。
记得小时候父亲补自行车车胎,我在旁边看,父亲说需要小零件或者胶水,我就赶紧屁颠屁颠的找。
帮忙的过程让我有点紧张,唯恐帮不好。帮上了有点嗓子眼发紧,就是那种稍微不配得的感觉。
也许那个时候,我对异性的思维模式就开始有了雏形。
可惜也庆幸我今天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