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公园中的水塘已经治理得非常好,水清澈且水面广阔,一处连廊桥也缓缓伸到水面,人们可以更近地观赏。一处芦苇荡边也成了人们钓鱼的好地方,几块大石头成了落脚点,几只小红桶特别醒目,那是装鱼用的,毕竟水面不大,那鱼竿也是小巧精致,钓上来的小鱼也就成了孩子们的玩物。
水塘一个角落全是荷花,大大的莲叶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莲花还没有绽放,只有莲花苞泛着粉红。水边有人在找着角度,摆出各种姿势照相。我依然在行走中,忽然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一手拿着荷叶,一手拿一枝带着莲花苞的荷杆,双手举得高高的,下面有个儿童跳着叫着要。
这一场景忽然让我想起,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接他放学,回家之路就是从公园的一门进再从另一门出就,接到儿子后穿过公园的时候,儿子想到公园中的一处凉亭玩一会,我就让他过去了,他忽然高兴地喊我过去,顺手一指,在灌木丛中有一朵紫色的小花正在绽放。儿子就问了我一个哲学问题:“爸爸,你说这花被发现的好,还是不被发现的好呢?”我反问他怎么想呢?儿子说:“他不想让人发现,因为一旦发现,小花就危险了。”我告诉儿子:“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够在这乱丛之中发现这美丽的小花,就特别好。因为美一直都存在着,但我们要有发现美的心灵才会发现。”
我把这个问题放在了朋友圈中,成了朋友们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
这个问题延伸出来就是美是被发现的好,还是不被发现的好,如果被发现了,就有可能遭人破坏,这个发现就成了美的死亡,如果不被发现,那么美就不能出现,不能带给人愉悦。那手拿荷花苞的女子,一边闻着花香,一边把玩着莲叶,可很快它就会枯萎,甚至不等到枯萎,在她回家的路上,花就成了垃圾桶里的座上宾了。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人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这样才会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不是要拥有它,而是要感受它,那美的感受才是一个人最内在的丰富。如果发现美就想着拥有,那么,美就会在拥有的同时消失了。
儿子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虽然不一定会有答案,但在大家的探讨中也有了一番热闹,这种探索本身就有了意义。也许儿子对这个场景已经忘记,但问题的提出也成了他去探索人生的一个开始。儿子已经上了大学,随着经历了世事人情之后,也会有了自己新的答案。
美的存在不仅是外在的体现,更是心灵成长之后的洞观,那是一种大气的包容,也是随运自然的展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展现,让外在的美庄严人间,让心灵的美发现更美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