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源向我们传达他们的声音:让我们认可他们的观点、接受推荐,或是知道某个事实的存在进而潜移转化的影响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这种“说服”与“接受”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信息如此繁杂,我们不可能了解相关话题所对应的所有背景、进展,亲自深入调查,分清真相与偏见,如果确实需要做出选择,在很多方面去接受一方、或者所谓行家的“观点”是必然的结果:比如这本书、电影是否值得看?美国总统大选谁当选对中国更有利?……总会有人最终“说服”我们,让我们接受他的观点,但这种接受应建立在强势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上。
一、建立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要建立批判性思维,首先得对我们的思维习惯有一定的认识,最重要的两点是思维风格,以及个人价值观对认知的影响。
思维有两种风格,一是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取,可以很好的扩展知识面,但无法对正确与否做出判断,相对而言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二是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需要你带着一定的态度去听、去读,就像“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会经常提出问题、质疑作者的各种主张,目的是批判性的评价所接收到的信息,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要淘金,首先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供你去掂量才行,从这个意义上看,两种思维方式是可以互补的。
价值观是另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训练和文化的习惯,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很多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倾向于接受那些和我们价值观相近的观点,忽略那些与我们价值观不符的人的观点——事实上,价值观、背景不同的观点更值得重视和思考,要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
此外,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观点,②评价和修正自己的初始观点。如果只是用批判性思维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不顾能否接近事实真理,则是一种弱势批判性思维。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用关键性问题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只有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初始看法,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问题
养成批判性思维并不容易,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关键问题来帮助大家建立批判性思维。
关键问题如下: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5、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6、证据的效力如何?
7、有没有替代原因?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0、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单独看每一个关键问题,并不复杂,但完整的实践起来却不容易。《学会提问》对这些关键问题作了简洁清晰的阐述,并提供相应的例证、练习以加深理解。如果有时间,强烈推荐完整的阅读本书内容。
以下对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问题做简单解释。
问题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结论就是演讲者或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结论必需要有相应的理由(也就是下一个问题),没有理由支持的言论仅仅是一些观点,而非结论。以下这些不属于结论:例子、统计数据、定义、背景信息、证据。
找到结论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关键位置、或者指示词(如“因此”、“由此可知”、……)来确定结论的位置,如果作者表述不够清晰,或许可以从了解他的背景入手。
问题2:理由是什么
所谓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理由加结论即是论证过程。
理由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论题的类型。在我们自己阐述时,要经常问自己“哪一类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个断言?”。
结论是否可信主要取决于理由是否足够扎实,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论题、结论、理由,是识别任意一个信息的基本构成要素。
问题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准确辨认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决定你是否同意别人观点的必要步骤。特别是针对多义词、可能有歧义的词、较为抽象的词,需要多看上下文,去判断作者的真实意图。
问题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一个看法,通常没有明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其表面的推理论证。
假设有下列这些特征:
(1)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大多情况下如此);
(2)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对判断其结论有较大影响;
(4)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常见的假设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价值观层面的,一是描述性层面的。价值观假设(value assumption)通过需要通过作者的背景加以识别,指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描述性假设(descriptive assumption)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一种看法。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或者对论题进一步学习来加以识别。
问题5: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有三种常见的诡计花招,它们是: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本书还提供了常见的谬误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
问题6:证据的效力如何?
证据的类型很多,个人的经验或观察、他人的证词、权威的意见、案例、科学研究、类比…都可能作为证据出现。不同证据的效力考察维度不同,如针对科学研究,则要确定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质量能否保证、人的行为在其中干扰因素有多大,等等。
在判断证据的效力时,需要规避个人倾向(通常我们更愿意看到或听到合乎自己意愿的东西)、注意作者是否有意筛选、遗漏某些信息。
问题7:有没有替代原因?
面对合理的论证过程,理由结论明确,证据可靠,我们还需要问:原因是否唯一?是否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大数据时代常提的一点是相关,通过数据去验证,所得到的通常是相关关系。但相互联系、或相继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互为因果——“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问题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这一点不用多说,数据的欺骗性并不仅仅体现在真假之上,而在于统计口径、展示方法的多种多样。
最近流出的张小龙内部讲话,还提到微信的一个团队,为了让数字显得大一点,直接创造出一个“年PV”来汇报。
要甄别数据的欺骗性,就需要一些数据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这个需要积累,或者多问一问:这个数据可靠吗、在这个论题上一般会使用什么口径?
问题9: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不完整的推理是必然存在的,有很多原因:1)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局限性;2)多数人的注意范围是非常有限的;3)冗长的信息会使我们觉得厌烦;4)提出论证的人所具备的知识往往是不完整的;5)纯粹为了欺骗;6)每个人视角不同。
一个看似完整的论述呈现在我们面前,总是带着某种目的的,作者把这些信息有选择的组织在一起,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在接受说服之前,一定要问一问:有哪些重要的(可能影响你接受与否的)信息被作者省略掉了?
问题10: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与替代原因一样,同样的一套理由有时也能得出多个备选结论,我们需要采纳最合乎情理、最能说的通的结论。
在得出合理结论的过程中,要警惕二元思维(对与错、非黑即白)——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二元思维会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三、从好好提问开始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甄别事实真相,面对各种试图“说服”我们的观点做出理性的判断。在使用批判性思维时,无论我们的观点如何,交流都需要建立在友善的基础之上,所以,当有疑问的时候,请好好提问,不妨试试:“可找到你的一个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