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同这个世界好好“聊聊”。
行动,是让世界接纳自己。今年暑假与众不同,积极报名参加了暑假“兴成长计划”教育信息化素养2.0提升班。起初只是想利用有限的假期给自己多充充电,开阔一下视野,提升一下自己的信息素养,认为网络学习不过是些理论阐释罢了。出乎意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以技术实践为主。颇感欣慰至极。面对这些技术应用,对我来说是有些陌生的,甚至一度存在畏难情绪。慢慢地通过听讲、尝试操作、深入学习并频繁使用小年糕、听写、手微生活、口语、讯飞、聆诵、票友长视频、小打卡、简书、PPT、X mind等小程序和APP。发觉给我的教学以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真可谓是极简主义生活。此时不免感慨:生活的精彩有时就在于“试错”,不怕你错,就怕你不去“尝试”。通过打卡、交作业等一系列行动,我明白了互联网下的学习模式:积极搜索、适度剪切,精心汇总。才能将所学所练得知识转化为素养。我认为学习和工作一样,可以辛苦,不能痛苦。怎样不痛苦?如何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第一步尝试行动,便会大大缓解痛苦,在痛苦中升华,方能稳稳栖居于大地。
思想,是让自己接纳世界。信息化素养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信息化早已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信息化的使用在教学中是能有效支撑课堂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信息要大于技术,内容要大于形式。就像学习兴趣有三个层级:生活之趣、逻辑之趣、责任之趣。就像思维导图,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思维“内在”的逻辑关联,可以没有图,不能没有思维。思想的观念更要先行于行动,未雨绸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因为心中有底。所以信息化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学习你会发现教育信息化它魅力无穷。它可以促使教育者观念的发生转变;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质量;能影响教育的内容呈现形式等等。更能促进学为中心的转变。同样教育者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着影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再生产 ;教育者也具有信息化研究的能力;教育者更具有推进信息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信息化的素养在提升的路上,也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