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我一直这么认为。
凤凤出生于一九九零的八月,她的上面已经有两个姐姐。父母原本是想生个儿子的,盼了九个多月,结果生下来还是个丫头片子。
那时候计划生育很严,在农村,两个孩子正好,生仨肯定是要罚钱的。凤凤的父母并不富裕,所以,为了不罚钱,他们想把刚出生不久的凤凤送人。
村里有个单身老汉,一辈子没结过婚,也没有孩子,父母把凤凤送给了那个单身老汉。
没有出月子的小女婴还没来得及喝几口妈妈的奶水就这样被父母遗弃了。
起初,单身老汉是想收养凤凤的,可是这孩子实在太小,喝不下奶粉,体弱,整日啼哭。如此折腾了十几天,老汉失去耐性,又把凤凤送回了她父母家。
十几天的时间,小婴儿瘦得已经有点皮包骨。父母偷偷养了一个月,感觉不是办法,正好凤凤的姑姑怀孕临近生产,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把凤凤送给姑姑,等姑姑生产,对外就说生了一对双胞胎,反正凤凤又瘦又小,和刚出生的孩子差不太多。
姑姑很不情愿,自己马上就要生孩子了,凭什么还要再养别人的孩子?可是,超生罚钱是大事,父母和哥哥嫂子的要求她不能违背。
就这样,凤凤又被送到了姑姑家。半个月后,姑姑生产,喜得一贵子,取名徐龙。上户口的时候顺带给凤凤也取了名字:徐凤。
徐凤从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是多余的,不讨喜的,包括姑姑和姑父,由开始接受的不情愿延伸至对她的不喜欢。
姑姑总是先把弟弟喂得饱饱,然后才管在一旁饿得哇哇大哭的徐凤,喂奶的时候总是有些不耐烦,徐凤常常还没有吃饱,姑姑的奶水就没了。
就这么喂到八个月,姑姑就给徐凤断了奶,把她送到了在大山里居住的公婆家。
还不到十个月的徐凤在那个离胶南市区很远的小山村里一直长到十二岁。
姑姑的公婆是很善良很老实的山里人,他们用小米粥和羊奶把徐凤慢慢养大。那是她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姑姑姑父定期到山里去一趟,很快就离开了。也不知是去看老人还是看徐凤,也许是都大体看一下吧。
徐凤喊两位老人是爷爷奶奶,老人告诉徐凤,来山里看他们的那对男女是她的爸爸妈妈,嘱咐她见了爸爸妈妈一定要嘴巴甜,要勤快。
爷爷奶奶有个小女儿,徐凤叫她小姑。在徐凤八岁的时候,小姑悄悄告诉她,爷爷奶奶所说的“爸爸妈妈”其实并不是徐凤的亲生父母,她的亲生父母是她的“舅舅舅妈”。
在八岁之前,徐凤就已经模糊地意识到,她的爸爸妈妈并不喜欢她。小姑的泄密只是让她觉得,哦,原来如此。没有多少的吃惊和伤感。
亲生与不亲生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他们都不喜欢她。她有爱她的爷爷奶奶,有没有爸爸妈妈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幼稚的想法在徐凤十二岁那年幻灭。
十二岁那年的暑假,爸爸妈妈来山村里接徐凤。妈妈说,长大了,不能这么疯下去,读初中必须回胶南。
只一句话,纵使徐凤心中有万般不愿与不舍,她都不敢说不。从小,她打心眼里惧怕那对男女,每次见面,虽然很顺从地叫他们爸爸妈妈,但心里从未感觉亲近过。
离开那天,徐凤搂着爷爷奶奶抽泣了很久,两位老人一直摸着她的头发轻轻劝慰。旁边的爸爸不耐烦,吼了一声:死人了吗?有完没完?!
可以想象,这个十二岁的女孩将会有怎样小心翼翼,寄人篱下的孤独生活。
在爸爸妈妈家住了三年,徐凤也做了整整三年家务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直到初中毕业。
后来,徐凤想,为什么爸爸妈妈在她十二岁的时候要把她接回来呢?原来是想找个免费保姆呀!
徐龙和徐凤的感情也很一般,这个从小就没有在一起生活过的弟弟,平时基本不怎么与她说话。徐凤下午放学回家先做晚饭,做完会叫爸爸妈妈和弟弟出来吃饭,弟弟总是爱答不理。
徐凤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工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电子公司做流水线,一天十个小时,公司里有宿舍。
十六岁,反叛期。三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徐凤压抑的心脏急需得到释放,她像一只小鸟重获自由,忍不住欢呼雀跃。不过,妈妈让她必须把工资全部上缴,只留二百块钱生活费。
二零零六年,有位叫张大海的男生十分高调地出现在徐凤的世界里。他比徐凤大三岁,十九,是电子公司的货运司机。
张大海很帅,很屌,带点痞气。十六岁的徐凤已经出落得粉雕玉琢,亭亭玉立,站在那一帮女孩中间鹤立鸡群,张大海对她一见钟情。
该如何描述张大海和徐凤的爱情呢?他追了她一年,恋爱了六年之后结婚。她是他的初恋,他也是她的初恋。她自卑,脾气不好,对他依恋又经常闹别扭;他自信,阳光张扬,对她疼惜又不喜她闹腾。某一次他们吵架和好之后,张大海搂着徐凤狠狠地说,凤凤,你知道我只喜欢你,你别老是激我行吗?
徐凤有时候很迷茫,张大海是除了爷爷奶奶之外,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人。他对她的好,是全力站在身后为她撑腰。每次回徐凤的爸爸妈妈家,他都会买大包小包的礼物帮她拎到屋里,礼貌地打招呼偶尔也会坐一下,却从来不在那里吃饭。张大海能看出徐凤爸妈态度的客气与疏离,有惊讶,有打量,却不亲切。
他要一点一点让他们知道,她并不是一无所有。
在他们结婚之前,我曾对徐凤说,一定要珍惜张大海,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因为,这世上所有的女孩都有娘家,有后路,只她没有。
只是,这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教过她该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爱,去把握身边的亲人。她始终是以生存而不是生活的状态长大,包括山村里的爷爷奶奶,当初也只能满足她的温饱而已。
徐凤结婚之后就与爸爸妈妈,实际是她的姑姑姑父断了联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闹得挺僵,徐凤结婚时没得到一分钱陪嫁,婚礼也没有娘家人到场。
徐凤说,爸爸妈妈只养了她三年,那三年里,她是他们家的保姆。工作之后,每个月都要上缴工资,妈妈对弟弟总是有求必应,却从来没有给她买过一件东西,如果有养育恩,也该还完了。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山里的爷爷奶奶,她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这个世上有绝对的平等和公平吗?除去残疾之类,有的人一出生,他(她)的角色就带有悲催的意味。比如私生子,遗腹子,或者像徐凤这样,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最小,却被遗弃。
我是凤凤的二姐,亲二姐,凤凤出生那年我五岁。一直都记得她粉粉嫩嫩的小模样,只是不到一个月就被父母送走。
大概是没有什么感情吧,也或者是不想和姑姑一家弄得太僵,父母和大姐都不想认回凤凤。
我知道,我们全家都亏欠凤凤,那可怜的孩子心里一定也是怨恨我们的吧。希望她能幸福,一定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