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最近有点愁,时间过很快,7天一不留神就快没了。
言归正传,你有没有想过你思考的时候是依靠什么在思考?
你在需要思考的时候很自然的就开始思考了,你甚至都没留意是怎么开始的。
下面有个场景能够还原我们的思考。
你正在路上走着,突然看见旁边有两个人吵架,你下意识的听着两人争吵的内容,是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是同事,到了下班时间了,还留下一点工作没做完,a说自己有事希望b做,b不愿意,于是两人就把陈年老套的事情翻出来说事,越说越激动,就快要打起来了……你心想都这么多年同事了,竟然为了这点小事吵,两个都不愿意独自留下,那就都别走了,活干完再走,又或者那个人真有急事,你当同事的多干一点也吃不了啥亏呀!又或者人家连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你,可见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通过上面的场景你发现你是怎么思考的吗?
从你注意两人吵架的内容开始,你的大脑就已经在整理思考这件事所需要的概念,概念是思考的依赖,没有概念你根不无法形成思考。同事、工作、公平、责任等一些概念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才能进行思考,并拥有自己的观点。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概念就是思考的依赖,那应该已经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否客观,正确,具体,合理,完全取决于你脑子里用于思考的概念是否足够清晰,准确。
朋友这个概念都不陌生吧!如果我问你朋友是什么,你能说得出来吗?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中对朋友的概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
依附——独立——共生
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虽然朦胧,但实际上是有所定义的,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
友情就是一种感觉,一个相当纯粹的概念。
其实在琢磨过这个概念后,你会发现那个纯净的概念根本就不能被这个世界所使用,因为所有有效的社交都是建立的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一方心甘情愿付出,另一方不做任何付出,这就会造成关系不平等,那个接收一方会沦为索取者,可如果双方都既付出又索取,那个单纯的友情就变了味道。
如果一味的索取,就会沦为索取者,一旦沦为索取者,就成为了对方的负担,这份友情就不会维持太久。
所以你需要独立,独立是每个成年人必须学会的事情,独立意味着你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无论是参加社会协作,还是独自创造价值,你想要的东西都可以用自己拥有的换取,这样的你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这样的状态就是独立。在独立阶段,朋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依赖,每个人多少都需要些精神上的依赖,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朋友。
朋友之间最令人向往的关系就是共同成长。
我与我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的,2012年末我认识了李璐,我觉得他是个很牛的人,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跟他说,前后说了五六个可能性,最终他说,嗯,这个不错,这个我愿意跟你干……我们折腾出一个公司,叫KnewOne。
共生就是共同成长,是社交关系中最为成熟的状态,只是这里要求双方至少达成两个一致——1.心智都相对成熟,将成长放在第一位;2.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
共同成长和独立这个概念相对比较好理解,我重读这篇文章之后,有了一些新鲜的观点。
朋友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交朋友总是被动的,被分进一个团队,被分进一个班,被分进一个队伍……在这些人里面,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是确定的。
而我认为交朋友这件事情实际是不应该有约束的,他应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我以前郁闷的是不知道友情是怎么发生的,越长大越不懂。
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现在看到这句话,我就明白友情是怎么发生的,就是你因为别人所做的某件事而感到温暖,这叫作来自他人的友善,反之也一样。
友情其实很简单,我时不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友善,而我却一直把这种友善当作礼貌,认为这是一个人本该具备的特质,可当我回头看自己的时候却发现我并不包含这种特质……汗颜!所以,如果以后再遇见行为友善或者让你感到温暖的人,不能再认为这是基本的礼貌了。与此同时,你也不能将你的某种虽然是举手之劳,但能让他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了,而是告诉自己,这是友善,这是可以用来交朋友的。
成长
成长是个老身常谈的词,一谈到成长我先想到小树苗,想小树苗有天会成长为强壮的大树。
那成长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成长呢?
在我看来,成长就是价值不断增长的过程。你看一棵小树苗小的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就连做牛马的食物都微不足道,它的价值非常小。可是当它成长为大树,它的枝叶可以喂饱牛马,身体可盖楼房,做桌椅,造船只等,你看它成长的过程实际就是价值不断增长的过程。
所以成长就是让自己不断增值的过程。
记得有一篇课文叫做《读书人是幸福人》,说普通人只有一个世界,而读书人则有两个世界,但他却不知不断成长的人可以有更多的世界——成长能让你看到不曾看过的事物;成长能让你体验到不曾体验过的;成长能让你收获不曾有过的东西……
成长还能让你更安全!
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是有风险存在的,三个人走的是同一段路,第一个和第三个人都没事,第二个人在走到一半的时候,被从天而降得瓦片砸伤。
只要你还活着,你就得承受这份风险,成长能上你的抗风险能力变强。比如,一个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和一个不锻炼身体的人受到相同程度的摔伤,前者就恢复的快,并且期间受到的伤痛影响也小;一个拥有一万块钱和一个拥有十万块钱的人同时买了一万块钱的股票,如果赔了,前者受到的伤害是致命的,而后者则不痛不痒;同样一个骗局,有人被骗有人识破,前者悲剧后者毫发无损,这也是成长的目的——降低能降低的风险,避免能够避免的风险,承受更多不能避免的风险。
无论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世界,还是为了体验更好的世界,还是为了避免未知的风险,你都需要成长。正所谓——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