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阅读本书对我来说感觉似乎需要很久,我相信对很多渴求悬疑片结局的观众来说一样也会感到冗长,迫不及待。尽管整本书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所有情节铺垫和衔接合理到阅读时不会枯燥。
读到80%的时候,想必其他读者跟我一样胸有成竹。故事的结局-主人公的秘密已然浮出水面。而之前作者故弄玄虚的做法甚至让人感到吊胃口,好像剥洋葱,眼泪早在剥皮时耗光。也是因为过份的好奇心,才没发觉读者自己早已掉进作者巧夺天工的“设计”里,你所看到的真相,像失控的劣质二踢脚不再飞出直线,而是在空中七拐八绕画出了一道没有规则的曲线。最后的20%的故事让人赞叹作者设计故事的高超本领。也是最后的20%,夺走了我大量的眼泪。谢谢凯特莫顿,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的写作课。
整部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洛瑞尔、桃莉、薇薇安、桃乐茜。通篇运用时间插叙的方式完成的。
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萨克福郡,平静的格林埃克斯农场幸福地生活着一家六口,父亲史蒂芬•尼克森,母亲桃乐茜•尼克森。四个可爱的孩子,女儿洛瑞尔、洛丝、艾莉丝、黛芙妮和唯一的小弟格里。调皮的孩子们总会让父母头疼,但爸爸妈妈又乐此不疲地照顾着他们。恬淡悠然的日子是在洛瑞尔16岁那年,弟弟格里两周岁生日那天改写的,至少对洛瑞尔而言,她的人生就此开始改变。在她准备离家出走的时候,亲眼目睹母亲将一陌生男子杀死在家门口,那时候她在树屋里正纠结是否马上和远处等她的心爱男子私奔,而其他家人都在河边野餐庆祝生日。只有她和在妈妈身边两岁的弟弟格里是唯一的目击者。
她克服恐惧,在紧要关头帮助妈妈在警察面前作伪证,指控陌生男子是欲抢走弟弟格里的人贩子,而妈妈的行为属于免于迫害的正当防卫。过了几周,事情按她所期待的方式过去了。但这件事却在她心里埋下了巨大的阴影。“妈妈为什么要杀这个男人?那个男人显然叫出了母亲的名字,他究竟是谁?他们一定有什么秘密。而自从记事起,妈妈从来不愿提起她的童年和往事,就连爸爸也不知道。”
于是,探秘之路开始了。
2011年,桃乐茜的大女儿洛瑞尔已经成为了全英最知名的女演员,曾多次获得美国奥斯卡奖,被评为全英最美面孔第二名。一月,是她母亲桃乐茜离世的半年之前。五十年来在伦敦打拼事业的她深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意。母亲躺在病床上岌岌可危,开始胡言乱语,多次在呓语中提到的“后悔、做错事、第二次机会,还有陌生的名字:吉米”,等等。又将她拉回了50年前的那个午后,她看到妈妈亲手杀死了一个喊出她名字,桃乐茜•尼克森的陌生男子。实际上,回忆并非是她近来见到母亲才被唤醒的,而是作为积压在心底的一个重担,陪伴了她整整五十年。她认为这是造成她多年难过和抑郁的根结所在。母亲即将与世长辞,她更加迫切想要知道埋藏在妈妈桃乐茜•尼克森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她背后的秘密。”洛瑞尔说。
向来重视家庭的妈妈一直强调她很珍惜这第二次机会。那么,在来到格林埃克斯农场之前,也就是二战时期,她究竟做了什么令她遗憾悔恨的事?
通过妈妈旧物箱这一个线索,她多次取证,后来还和另一位作为当时只有两岁的目击者—小弟格里一拍即合,他们多番查证后终于揭开了谜底。
20世纪20年代,桃乐茜生长在一个普通家庭,外形姣好的她从小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做演员的料。15岁那年为了挣脱父母给她安排的普通人生,她约定好和男友吉米私奔去伦敦。在伦敦的日子,她通过闺蜜凯特琳的父亲,被安排去伦敦上流社会的家里做女佣,雇主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妪。年少气盛又不甘平凡的她很快地就迷失在了上流社会的世界里,她早已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女佣人,而非女主人。吉米深爱着桃乐茜,他们曾在私奔前许下终身,来到伦敦后,热衷于摄影的他成了一名战地记者,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发誓要给桃乐茜一个幸福的家,可眼下他们的经济不允许,他只是一个收入微薄的穷小子。
在别墅做工的那些日子,是桃乐茜出生以来最满足的时光。住着大房子,偷穿女主人年轻时的名牌衣服,伪装身份去过酒吧派对和上流人士的舞会。她通过战时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认识了住在雇主对门货真价实的富家千金薇薇安。她的自恋让她以为自己是薇薇安的朋友,可薇薇安在别人面前向来都是冷冰冰的,她总是拒人千里的样子,但面具下的她有很多不幸的经历,只是把自己隐藏的很好,她是孤儿(故事第三部分有交待)。
如今的薇薇安嫁给了知名作家亨利,同在别墅里桃乐茜身边的其他女孩子私底下讨论薇薇安最多的是:她是个不检点的女人,跟孤儿医院的医生有染。桃乐茜当然不允许别人在背后讲朋友的坏话,但实际上她只是一厢情愿把薇薇安当做朋友。果然在她某次自作主张登门拜访薇薇安之时,被现实打了乙级响亮的耳光:薇薇安夫妇俩羞辱了一番,还诬陷她,女佣向来手脚不干净。不久后,原本有将房子赠给桃乐茜的雇主去世了,而遗嘱里只字不提继承房子的事。她左思右想,女主人去世前只有薇薇安曾多次来拜访,这一切都是薇薇安搞的鬼。她以为薇薇安自己都是出轨的荡妇,凭什么羞辱自己是下贱的佣人。决定要找男友吉米,让他接近薇薇安故作亲密,然后自己抓拍下来断章取义去敲诈她一笔钱,作为教训同时作为他们逃离战争去往乡下的安家费。
那一年,希特勒指挥轰炸机在全英包括伦敦在内投炸弹,市民人人自危,桃乐茜乡下全部的家人不幸罹难。为人正直的吉米不情愿的接近薇薇安但无奈他痴爱着桃乐茜。后来吉米发现她的秘密,她的身世,她的善良,她一直渴望有个“通道”回到过去,回到家人身边的可怜愿望。她去医院是为了救助孤儿,并非偷情,最后还发现了薇薇安丈夫亨利家暴的丑恶面目。慢慢地,他和薇薇安似乎产生了男女之情,但从未越矩。桃乐茜闺蜜的医生父亲将他们的敲诈计谋告诉了薇薇安,薇薇安忍着背叛的痛苦主动把钱给了吉米,她知道吉米不是那种人,说是作为孤儿院帮忙的酬劳。但一切都晚了,桃乐茜知道后疏忽地将拍好的照片和不打算寄出的敲诈信丢在了与吉米见面的餐厅,信上写着邮寄的地址,捡到信好心的陌生人寄出信后被亨利信以为真。薇薇安回家被亨利家暴后,并被告知已杀死了觊觎自己妻子的吉米。薇薇安崩溃中清醒,她必须去救桃乐茜,信上有桃乐茜的地址。那一晚原本是桃乐茜和吉米拿着薇薇安给的钱相约私奔的日子,薇薇安拖着满身是伤的身体告诉了因为桃乐茜的“敲诈计划”害死了吉米,并安慰她不要再悔恨和多想,振作起来,赶快按照原计划去海边的乡下工作,亨利的人随时会来要她的命,这是第二次机会。就在那时候她们顾不得防空警报,薇薇安被炸死了,桃乐茜坐火车去了农场。
故事到这里,洛瑞尔不避讳地问瘫在床上孱弱的母亲桃乐茜,在她16岁那年,母亲杀死的男人就是家暴薇薇安的男人亨利,这么做是为了给吉米和薇薇安报仇?母亲哭着承认了一切。
可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自认为秘密就此公布于众,那就太自作聪明了。
实际上那晚被炸死的人是桃乐茜,活着出来是薇薇安!在那之前薇薇安早将继承了英国舅舅的自己住的那栋别墅在遗嘱里留给了吉米的老父亲。没有任何亲人的桃乐茜就死在她身边已面目全非。黑暗中,周围的人把她当作是桃乐茜,她忽然意识到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二次机会——伪装成桃乐茜重新开始!于是,薇薇安真的假扮桃乐茜离开了伦敦,坐火车去往了海边乡下,几年后成为了现在洛瑞尔的母亲。
洛瑞尔调查整件事情时,曾在母亲的杂物箱里看到一张在战后不久寄来的卡片,卡片上写着谢谢你三个字,没有署名。但洛瑞尔通过邮戳查到了这是从薇薇安那栋别墅寄来的。后来她亲自拜访了那里,得知现在的房主是吉米的孙儿。原来当时被薇薇安前夫亨利暴打扔在泰晤士河畔奄奄一息的吉米被警察救了回去并没有死!参加战争后他成为了八十年代最著名的摄影师。他后来去农场两次偷偷地看望过母亲,他得知母亲和现在的丈夫过得很好,就没再去打扰,之后寄给了母亲—现在的桃乐茜•尼克森,实际是薇薇安一张卡片 上面写着“谢谢你”。
最后,她妈妈是真正爱爸爸的,洛瑞尔清楚虽然她曾经深爱着吉米,可在后来的这些年她从爸爸身上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和满足。
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隐藏在母亲背后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女儿作为杀人案的目击者,她为解开谜团所做的一切,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它是伟大的存在。一件事情若能长久的烙印于心底,那并非是简单的利害相关,却是走进灵魂的存在。我们追求梦想,努力工作,看起来似乎都在为了自身这个个体服务着,抛开这些现实,你有真正的走进内心,撕开伪装,去探寻那里深藏着的遗憾和悔恨吗?将那些不见天日的折磨,变成光明正大的罪恶,作为审判者,你从此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整个故事使我对人性的感悟,也不仅是一个方面。
原生家庭的不幸会伴随孩子一生。作者洞悉到这一点,也清晰地刻画了孤儿薇薇安对于家人的渴求。她把一家人出车祸死亡,归过于唯一幸存者的自己身上,并一直承受着这份精神上的折磨,甚至在面对前夫亨利的家暴时,她都没有勇气去抵抗和还击,还把这当作是对自己的惩罚。文中曾多次描写薇薇安幻想的场景,童年时家人出车祸那天,她正在家里后山见到的那条波光粼粼的小溪,水底闪光的地方是一个秘密通道,那扇门可以通往任何想去的地方。在成年薇薇安的世界里,她一直没有放弃对那扇门的追逐,哪怕是那一晚拖着满身是伤的躯体去通知桃乐茜离开时,炸弹造成的巨大气流将她升空时,她看到了那扇通往和家人团聚的秘密通道。让我更加确信冰冷的外表,内心大多是善良且柔软的。不曾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不会明白她的所作所为。但在紧要关头,英雄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会大放异彩,经历过痛苦的人,明白那份永不可得的折磨,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现实中而言,这些有不幸经历的人是身边那些最容易妥协和奉献之人。
父母之间的爱对于整个家庭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洛瑞尔想知道妈妈是否真正地爱着爸爸,还是仅仅当作第二次机会勉强地活着。可从小到大父母的恩爱和她们所讲述的爱情故事不会骗人,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会骗人,妈妈真诚的笑更不会骗人。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蠢,但父母的恩爱是他们从小到大看在眼里形成脑中的一套完整体系,这关乎着他们的爱情观会否崩塌,及如何看待这世间一个人身上的信念感,忠诚和真实。
吉米活着。她两次去到心爱之人的当下生活了解她过得好不好。他的爱并非自私地去占有薇薇安,因此没有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做出一丁点的干扰。而是远远地看着心爱之人已忘掉过去过得幸福,而心满意足不选择以“复活”的方式去让她感到纠结和折磨。再后来洛瑞尔以一个著名女演员的身份出现在那栋别墅—吉米孙子面前时,竟是被视为超级偶像的存在。吉米爱屋及乌,在悄悄探望薇薇安的时候认识了8岁的洛瑞尔•尼克森和她演员的梦想。多年来他默默地关注着心爱之人女儿的事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一代。这段深沉伟大的爱,也是夺走我眼泪最多的地方,浅薄的爱是占有,深厚的爱便是成全。那些在背后以殷切目光注视所爱 的人,不是懦夫,是舍弃私欲,成全吾爱的勇士。
寥寥几段文字,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迫不及待的有感而发。
此刻我正坐在马桶上,腿已经麻了。我爱这本书,也爱作者给理想主义的我刻画的一切,忠诚的爱人,舍己的朋友,细腻的亲情~
凯特莫顿的书或许都值得细细品味,加以研究化为己用。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