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少年的你》,做了一晚上梦,梦中都是李念楚楚可怜的眼神及被人欺负的惨不忍睹的画面……
李念,单亲家庭。妈妈为了生活坑蒙拐骗以至于每天东躲西藏。妈妈也不了解李念每天的所思所想。她们母女之间从来也不进行思想交流。李念呢每当受到欺凌后,一再的选择忍耐,忍耐,再忍耐……
李念想着,只要熬过高考,就一切都好了。心中的怒火一直燃烧着,一直压抑着……
小北,更是个可怜的孩子,幼年丧父,母亲抛弃了他,十三岁开始便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的挣扎着,在小北的心中要活下去,只要两条路,要么挨打,要么打人。
李念在一个偶然的晚上,遇到小北被三个小混混暴揍,于是,想选择报警,结果让几个小混混听到了,将其打了一顿,就这样两个孤独的灵魂碰到了一起
之后,李念在前,小北在后,保护了李念一段时间,使李念躲过了魏莱等人的欺辱。但是,好景不长,当小北被怀疑是强奸犯被扣押的那天晚上,魏莱等人又一次欺辱了李念。李念心里的怒火彻底的燃烧起来了,李念就想让魏莱死。
于是,李念将魏莱推下台阶……
小北为了救李念不惜牺牲自己声誉,让警察误认为是自己杀害了魏莱,而且还把自己扮演成强奸犯的角色。 虽说,小北的设计是漏洞百出,不很周全,也很幼稚。但是,小北的重情重义,敢爱敢恨的精神,令人钦佩。小北对李念的好只源于一句,你疼吗?
我看这部影片时,曾几度落泪。这部影片拍得很真实,也甚是细腻。其实,他们两个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个好学生,一个是个小混混。但是,他俩的身世相似,而且都是极度缺乏爱的人。
看完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如果李念妈妈多关心一点儿她,多和孩子沟通一下,对孩子多点儿关爱,孩子也不会被这样长期受欺凌。
如果,小北的妈妈不离家出走,小北也许就不会变成整天打架的混混。
如果,魏莱的妈妈能正面教导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魏莱也不会变成那个通过欺凌同学以发泄学习压力的那个坏女孩,如果……
太多的如果,它仅仅是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也已于事无补了。只因他们是少年,所以对好多事情,他们还看不透,看不清,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临近高考或者中考的孩子们多些爱心与耐心,多些关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