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 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1989年春,九江市政府在浔阳江畔重新修建浔阳楼。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31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楼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据唐代诗人、德宗贞元年间江州刺史韦应物的《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一诗中说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唐代诗人、宪宗元和年间江州司马白居易,清代诗人、康熙年间兵部侍郎佟法海等所咏的浔阳楼诗,可以看出,浔阳楼自唐代至清代沿存,且颇具规模。
九江背靠庐山,濒临长江,是江西省最北的一座城市,历来就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著名旅游城市,市内风景点很多,其中就有浔阳楼。
现浔阳楼,为1987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总体占地2000平方米。主楼占地300平方米,高21米,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浔阳楼由曾设计过黄鹤楼的工程师向欣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参照舆刊本《水浒传》插图和宋代《清明上河图》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楼而北两面顶檐下各悬有由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巨幅匾额。
九江好座浔阳楼!古楼飞檐雕画,分外壮观,雕檐外高悬一面匾额,乃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写"浔阳楼"三字。据说当年苏轼本欲题"浔阳酒楼"四字,但不慎墨污"酒"字,于是将错就错,干脆去掉那个"楼"的限制定语"酒"字,气魄反而要大得多了。底楼大厅内陈放着梁山108位将领的瓷身人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两侧墙壁上镶嵌的大型瓷板画,描绘的正是当年宋江在浔阳楼上题《西江月》"反诗"的彩色石膏塑像,墙壁上有今人书写的宋江"反诗"。四楼顶层为评书茶座,由当代艺人日日来此讲说评书,其中《水浒传》中的名段宋江题"反诗",格外吸引听众。看来,《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影响,确是不可小视,它所带给九江人的"衣食父母"效应,确实不可低估--据悉,这座"浔阳楼",每年门票收入几百万元。今后来此寻幽访胜、慕名怀古的游客,还将增加。这岂不是"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书而增色"么?
这样看来,说作家文人只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而未从事物质生产,说他们与"生产力"无直接关系,显然就不大站得住脚了。人文风景,名作效应,遗泽后人,文采河山两添辉啊!这种情况,所在多多--比如江苏寒山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等,莫不如此。
读过《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反诗》者,莫不知浔阳楼。而浔阳楼,也因宋江醉题反诗而闻名天下。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浔阳楼写道:宋江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一座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上楼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栏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宋江看罢,喝彩不已。--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将当年的浔阳楼描绘得何等壮观绚丽。浔阳楼夜景《水浒传》中所写的宋江,在幽囚于此之后,又曾独酌此楼,酒后疏狂,抒写郁闷,断然题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于是引出那段千年传奇……
浔阳楼还同白居易有些瓜葛。想想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于古江州,就在这浔阳江边,偶碰一弹琵琶的中年妇女,感事伤怀,同悲天涯沦落,于是援笔写下了《琵琶行》的杰出长诗,留下了千古绝唱……
就是这位"江州司马",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浔阳江边不远处的庐山……
举杯酹月,想公瑾麾戈,陆郎怀志,青莲高咏,白傅慨歌,千古风流弘此世;
纵目凭栏,收匡庐郁黛,扬子雄涛,湓浦风霞,柴桑远照,八方灵秀萃斯楼。
--南京窦天语撰,宋才葆书江西九江浔阳楼联
韦应物题浔阳楼
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 唐·韦应物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悬槛飘寒雨,危堞[dié ]侵江流。(解释:城墙上齿形的矮墙)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题浔阳楼 唐·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烽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西江月.浔阳楼记《水浒传》第39回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纹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水浒传》第39回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节选自百度百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只有在人文的路途中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
以及唐人的风采,那纵横驰骋的气势和光耀千秋的文采!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从武汉向东220公里,大约3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同在长江边上的九江,九江又居于长江的南岸,之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汉口和武昌的关系,在九江长江以北的则是湖北的黄梅……
这里又是五组禅宗的道场,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的故事发生地。
大好的祖国山河,美好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又值疫情恢复的第一年小长假。
全国的青年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开始了网络上如“特种兵”称号的文化苦旅。
确实,旅游哪有轻松的呢?一张纸美好的图片,一幅幅精妙的构图,一篇篇精彩的随笔,都是费尽心思、苦心经营的结果呀!
有时候,我们真的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辈们,为我们书写了这千年如一日厚重且敦实的历史,我们则如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受到这些文化的精心呵护和庇佑,真是莫大荣幸……
虽然近代以来我们国家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们的欺凌,但是,好在,如今的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我们有我们足以骄傲的万里长江、黄河、长城,我们还有这江南名楼的伟岸故事如雷贯耳,如梦在侧……
之于崔颢的黄鹤楼、之于范仲淹的岳阳楼、之于王之涣的鹳雀楼、之于王勃的滕王阁、之于韦应物、白居易、施耐庵的浔阳楼……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深入骨髓的诗句,深入血液里的记忆,刻骨铭心、永远的烙印着我们的中国印。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力 2023年5月1日 癸卯年三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