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后,我们不再参加30天写作训练营了。随着写作技巧的渐进,已超越了训练营中大部分选手,我们渴望与更强大的朋友切磋文艺,或指点迷津。
2017年9月,燕子陵和我商量,希望开设一个纯文学组织,将志同道合的文学发烧友聚集起来。我们列出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拒绝新媒体。在我心中,它应该属于传播学或者新闻学范畴,并不属于文学。其次,它的意识形态实在不讨人喜欢,至少我们不喜欢。第三,它有较低的审美体验,且无助于指导写作训练。
于是,聚集起来的朋友大多偏向于传统领域,且每个人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群主燕子陵,通关衡水中学地狱模式的研究僧。热爱诗词曲赋书法技击,隐藏属性是组织能力(这一点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且是一名合格的编辑,群刊校审排版由她一手摆平。平时无聊会秀爹,或大师兄。
初晨,前面大致介绍过了。放弃了本专业的保研,跨考文艺学。属于有胆量、有热情的一只兔子。早些时候聊起史铁生、方方等人,我还能与她接上几句话。现在动不动阿多诺、门克、拉康,审美否定、配置不连续,我只能任由说天书,不予理睬了。
蕴儿,孜孜不倦投稿多年,不言放弃。虽然文笔还有待锤炼,可毕竟年轻。目前处于从青春读物逐渐向严肃文学过渡阶段。
梁艳老师,老一辈的大学生。她解读伍尔芙《到灯塔去》的笔记仍历历在目,为我拨云见日。直到有一天,听说她正监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顿时想起了鹿鼎记中的一句台词——老师实在深不可测啊。
七仙女,中学语文老师。对现代诗的解读有自己的一套章法,每每听其朗诵,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校园中,萦绕着令人怀念的气息。另,其古风小说行云流水,而散文带着清新的田园风味。
蘑菇,很低调,然而在道路的尽头,她会闪耀。她加我好友是为了一个cool edit降噪的问题,我与她说了一遍操作,她马上就懂了。当时我很好奇,两个孩子的妈,涉及零基础的声学领域,面对全英文的编辑软件瞬间便上手了,实在不可思议。后来才知道她是浙大的高材生。
子吟,复旦的高材生,虽然入群较晚,但将我们群的性质做了微微调整。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九月群自此涉及哲学与杠精领域了。
大正,让两岁女儿读罗素的奇才。文人墨客的后代,两个爷爷都上了百度百科,家里有许多清末民初的古董藏书,真想去他家偷几本。
……
(省略号的用途是留一部分群成员下回再介绍,顺带观望他们的反应,免得说我偏心。)
后面的故事越来越戏剧化。面基狂人子吟先与燕子陵蘑菇在西湖三方会晤,又和大正在金鸡湖双边贸易,也不知道底下准备搞什么鬼……湖,头像,每日星巴克……哦,大概是五行缺水……小霖你的名字里也有水呢……
随着子吟和大正加入,群作业除了燕子陵的诗词武侠,兔子的读研随笔,蕴儿的半截开头,七仙女的解诗与古风,梁艳老师的回忆散文,蘑菇的严肃小说外,又多了大正的村上式幽默,和子吟的“儿童读物”……我可以不负责任地断言,文学的多样性终于得到诠释了。
欲知小刘的戏曲生涯,星空的军旅生活,穆沨的德国读博,燕归来的逍遥自乐,泠子的先锋诗歌,清遥的回忆录,kk的无标点影评,图图的文学评论,三儿王屿的异域风情,和三土的狗言狗语,请听下回分解。
(二哈我已经忽略你了,直到你和兔子办完酒席,那便是真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