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吴军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教训一个不好好听课,又对老师没礼貌的女生,“你这样对老师没礼貌,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
那个女生很横地回敬说,“我妈当年还抽老师呢”。袁老师也很快地回应说:“所以你妈现在下岗了。” 女生不说话了,因为袁老师的确说中了。
通过一个人的看待事情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大致地了解这个人了。
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那么你就需要去了解有钱人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然后,对比自己行事方法,有则改之,将它变成自己的。当你也可以像有钱人一样思考和处理问题了,那么你离自己的财富目标就又近了一步。
那么如何了解有钱人的待人行事的方式方法呢?今天就给你推荐一本由哈维•艾克所写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讲述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财富蓝图。我们通过观察有钱人心中的那张财富蓝图,了解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为我们想要成为有钱人的目标提供指导和行动准则。
本书作者哈维•艾克被誉为“富翁教父”,他与《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一样,向我们揭示了有钱人的秘密。
哈维从小家境贫寒,长大后多次创业失败。后来他成功地创办了一家体育用品连锁店,最终将其出售,从而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由于错误投资和挥霍无度,很快他就又回到了起点。之后,他彻底反思,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背景和金钱观,并对比分析了各种与致富相关的内在思维,最终他发现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财富蓝图。正确的财富蓝图会让你事半功倍;反之,无论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实现目标。
因此,他整装出发,创办了巅峰潜能训练公司,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有钱人。而本书也正是为了实现他这一宏伟目标而写的。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告诉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财富蓝图,我们将探究有钱人心中的财富蓝图,通过他们对成功、对金钱、和对自己的态度和行动上,来了解有钱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踏上成为有钱人的旅程。
一、祝福你想要的事物
某名人去哪儿玩了,有人会说:“显摆什么呀,不就是有钱嘛。”
某有钱人置办豪宅了,有人会说:“都是你们把房价炒高了。”
️️️️️️️️ 某富豪捐款了,有人会说:“就捐这么点儿?怎么好意思呢。等我有钱了……”
哈维认为这些人是不会成为有钱人的。
中国人常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同样的道理,“祝福你想要的事物”,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钱人,那么你首先要从心底尊重有钱人,并祝福他。相反,憎恨有钱人只能让你继续保持贫穷。
人要想有结果的人学习才会进步得更快。要想成为有钱人,那么你就应该和有钱人做朋友,向成功人士学习。正如有句话说的:“你懂得哪些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了哪些人。”
接下来,你要成为行动派。有钱人是标准的行动派,因为他们相信动肯定比不动。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
一旦锁定目标,他们就会采取行动。列出从目标到结果之间可行的途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途径,沿着既定路径去努力。这不是盲目地行动,而是有理有据的选择行动。
而穷人其实也有很多理想和目标,但是他们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没机会,而是因为他们胆小。他们被未来道路上的困难阻止了前行的脚步。
而有钱人没有。他们知道会有困难。他们也会沮丧、彷徨,但从没想过要放弃。恐惧没有将他们吓倒,反而被他们所驯服。他们保持着乐观,直到成功。
因此,当你再听到“等我有钱了,我就……”的话时,就当玩笑听听算了,千万不可当真。因为他们已经偏离了成为有钱人的方向。
二、钱就是精力
拥有金钱会带来很多好处: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用再为钱烦恼。人们投入大量精力来换得金钱,所以钱就是精力。而有钱人既会用自己的精力创造财富也会借用形式的精力来创富。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有钱人借用了其他的精力形式:他人的工作、有效的事业和有效的投资来帮助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
“天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这句话有不合逻辑,但是在这借用一下说明这个道理还是挺贴切的,那就是你的想法有多大,你能到达的高度就有多高。
打个比方: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赚10万,那么估计超过10万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你定的目标是年入百万,那么你就可能会达到百万,即使不到,也会差不了多少。当然这个目标还是要根据你自身的能力设定,不能盲目地胡乱设定,否则,设置的再高也不可能实现。
挣钱凭本能,那么守钱就是凭本事了。我们经常听人家说:“挣多少不是本事,能留下多少才是你的本事。”可见,守钱似乎要比挣钱还要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所谓的“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吧。
因此,每个人都要有管理钱的意识,即使你的钱很少。因为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财富积累的开始。
当然,你还可以聘请一个优秀的理财规划师来帮助你管理财富。但对于我们财富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的人来说,不如就从记账和细分账户开始你的理财之路吧。
三、自我掌控
没有指责、没有抱怨、没有找借口,我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我能过什么样的人生应该由我来决定。
面对困难,有钱人选择迎接挑战;面对生活,他们学会享受;面对金钱,他们选择学习,以获得持续性成长,为自己带来更多财富。总之,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财富我创造。
现在中国很流行一个词“丧偶式育儿”,主要指父亲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完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
看看父亲们的理由:工作忙。在工作和家庭中,很多父亲选择了前者。试问一句,我们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美好。道理都明白,可是在做的时候却本末倒置。错失了孩子一生一次的成长难道是美好的生活吗?
有人会说:“我们也不想啊。但我们没得选呀。”其实是有的选的,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是有人习惯了为自己找借口,因此工作就成了替罪羊。面临“二选一”的难题时,他们的惯性思维就选择其中之一。
而有钱人则会考虑“二者兼得”。这打破了我们一贯认为的“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得”的想法。因为他们相信生活和命运应由自己掌控。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即使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也从没缺席过大女儿的家长会。即使不能每天送女儿上学,但是每天晚餐一定会是和家人一起吃的。如果又可能,一家人会在餐后散散步,聊聊天。你能比美国总统还忙吗?所以,这只是想不想的问题。如果你想,总会找到方法。
以上,我们从有钱人对待成功、对待金钱、对待自己三个角度开展现他们的对待事物的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说一千,道一万,想要成为有钱人,就得了解有钱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知己知彼,才能有所做和有所不做。这样也才能离你的目标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