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家,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诗曰: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候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这是一首禅诗。是禅宗推崇的世间最美的境界。人生重要是享受“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过程,而不是急于去得到“花好月圆”的结果。古人云:“月圆则亏,水满则溢”,提倡“花看半开,酒饮微醺”,酒饮小醉,“无息无虑,其乐陶陶”,花看半开,情味悠然,低徊不尽,都是极美的意境。
李鸿章有副对联也是极好的,“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祁大年无需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即称的上地上神仙”。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看来是在有钱,有粟,无病,无忧的条件下,知足常乐的心态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好方式,这也是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了。
曾国藩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可谓深谙此道,他常常不追求圆满,而是追求缺陷的,他的书房就叫,求阙斋”他最崇尚的一句话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则前瞻大有希望,后顾也没断绝生机。 凡事不能要求太过完美。
多年前,我也是个完美主义者,那时我容忍错误的能力非常差,做事情或待人,只要有一点瑕疵,就全盘否定。但现实生活永远不可能毫无瑕疵,所以就经常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之中。现在看来,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短点,不如经营好自己的尊严和美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故常思一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要求太过完美,太极致,就会把失望变成绝望,把理想变成空想,当然也就会失败的很完美。追求卓越没有错,但是苛求完美就会带来麻烦,消耗精力,浪费时间。
翻开《道德经》第45章,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是说,最完美的东西,也会有缺陷,但它的用处永远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很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世上本没有完美的存在,不完美或接近完美,才是最完美的。学会享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接受不完美,因为,那才是生活的常态。
<易>曰:亢龙有悔,此言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也,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因失败而后悔,进退两难,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人生在世,“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不要太追求圆满,接近顶点的时候要有所取舍。否则物极必反,会带来凶险。
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有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 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待到花开,便是花谢 待到月圆,便是月缺,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咂的。
生活中,要心有常闲,上帝第四诫:以第七日为圣日为休息日,不允许工作,其六日间任尔做工,我们有星期日,是要感谢上帝的。闲暇之时,要多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可读书,读好书,潜修自己内在之美,“养浩然之气,炼通灵之体“,闲人读闲书,可堪比上界真人,仙福无边。
古人有七雅,琴棋书画诗酒花,也可让生命在琴棋书画中渲染,散发出灵魂的香味。亦可开门迎佳客,出门看风景,闭门阅金经,自是人间万般风情。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弘景,当梁武帝邀请他入朝做官时,他答谢道:“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有了白云的陪伴,还需要什么呢?
庐山志芝禅师更为高明一些,有这样一首偈: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可谓是云中端坐,天下第一闲了。
现代人实在是太忙了,盲是目亡了,忙则是说心亡了,我们忙着占有,忙着消费,忙着还贷,忙着丢弃,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真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忘不了的新愁与旧愁。
林语堂先生言:“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心灵留白,生命留白,一念放下,万般从容,让澄澈清滢的心境总是处在宁静之中,世上好事不如无,歇下狂心,即是菩提。
陶渊明在《自祭文》写道:"勤靡余劳,心有常闲",无论多么累的劳作,心中要常常有闲情逸致,有意识的工作,要放在潜意识之中酝酿,我国先儒如程朱诸子教人为学,亦常力戒急迫,主张。“优游涵泳”,这四个字含有妙理,它所指的是“心有常闲,从容求索”,紧张工作后的潜意识的酝酿,比如我们在练习书法或绘画的时候,总是在放下后在拿起,朝花夕拾,会更上一层楼,这样才能兴会神到,事半功倍,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急于去得到“花好月圆”的结果。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物质文明的追求要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万物唯吾所用,非吾所有,精神文明的追求心灵要有绝对的自由, 守持本心,方得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拥有生命中许多美好的日子,而不是看我们能活多少日子,但愿人长久,花常在,月长圆,希望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