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见一个标题很醒目,中学生一个月8000零花钱.....
底下一片评论都在说拖了国家的后腿,拉低了国家的消费水平,而我则默默打开电脑写下我此刻的感受。
每月才5000块的生活费.
或许你家消费水平已达到富人之流,但一个才字,也体现出你的不满足,不知感恩。
曾几何时,越来越多的祖国花朵考虑的不是如何发展德智体美劳,而是衣服、鞋子、化妆品、电子产品的品牌?
2018年1月12日,一个叫“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博主,在新浪微博上悲情哭诉:“我含辛茹苦积攒了300万,却被女儿偷走,挥霍一空。”
曾几何时,越来越多的祖国花朵跻身网络直播,打赏追星?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那该如何修好这门必修课呢?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01 让孩子知道金钱是从哪来的
有天接我老大放学,问我:
“妈妈 ,我想买个小猪佩奇的车可以吗?”
“可是妈妈没带钱啊。”
“那你带手机了吗?”
“带了啊。”
“那你可以用手机给我买啊。“
.......
现在有很多小孩根本不知道钱是从哪来的,听见的都是:用手机付账,用手机扫一下这类声音,就以为钱是从手机里来的,只要有了手机就是有了金钱。
那么此刻,我要做的就是,告诉老大,手机是不能用来买东西的,只有钱才能买东西,而钱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有的通过体力,有的通过脑力,以此获得的报酬。
02 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记得有期《爸爸去哪儿》邀请了邹市明儿子轩轩和妈妈冉莹颖录节目,节目中轩轩把蛋糕和水混合在了一起,冉莹颖声色俱厉教育轩轩:
水是用钱买的,蛋糕也是用钱买的,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是用钱买来的。而钱是爸爸靠着辛苦一拳一拳打来的,浪费食物的行为是可恶的。
虽然当时轩轩被妈妈严厉指责,但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一直试图靠近妈妈。讨好妈妈,祈求妈妈的原谅。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劳动赚钱究竟有多苦,买一样东西需要多少钱,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需要父母来规划一些类似的小活动,让他们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如此才能懂得珍惜,并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03 让孩子知道收入并非完全为己用
当家里需要买什么东西时,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比如,爸爸要买什么,妈妈要买什么,哥哥弟弟要买什么,家里需要添置一些什么,这些完全可以当着孩子讨论。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知道,赚钱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支,不能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做事之前应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其他人。
04 让孩子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个很经典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还夸他能干。
第二次他偷回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流逝,小孩长成了小伙子,便开始偷更大的东西。
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被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她母亲捶胸痛哭。这时,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
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儿子说:
我初次偷石板交给你时,你如果打我一顿,告诉这种行为不对,今天我何至于落到这种可悲的地步。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睡前故事之类的途径,告知并反复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要为了金钱丧失自己的良知。
05 让孩子明白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有机会带孩子去医院看看,让孩子知道,健康远大于金钱,没有了健康,再多的金钱也等于零。
有机会带孩子去养老院,让孩子知道,不管一个人多么有钱,总是战胜不了时间,再多的金钱也不能让时光倒流。
有机会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知道,没有付出努力去学习知识,花再多钱买来的书,也不过是一个摆设。
金钱固然重要,但不能换来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比如亲情、爱情、友情,金钱也换不来年轻的身体。
06 学会给孩子零花钱
给零花钱也要有个度,给少了,怕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给多了,怕造成孩子的虚荣攀比心理。
所以这要看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酌情给予零花钱。要注意的是,给了零花钱,一定不能去插手他把钱花在哪里,这是给予最基本的信任。千万不要忽视这点信任。
初中阶段是人生第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事之秋。
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摆脱对家长和老师依赖,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开始用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
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是迈向青春之门的重要转折。但这时又缺乏必要的自控力,好冲动,易盲动,常会干出令人不可思议或后果严重的事,给人生设置了障碍,有的甚至造成终生遗憾。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位父母的必须课,修行路上携手成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