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变化太快快到需要全力奔跑才行。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自然日趋激烈,不成功已经变为常态,我们必须学会在还未成功中修炼,其实就是煎熬。昨天的文章,我们曾引用罗胖语:“裂缝,是光招进来的地方”,不破不立,自有打碎自己的认知边界,才能拓宽认知,用破碎的光影筑建出更加光明的价值体系,哪怕只是一分,也在不停的进步。
在投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组人没日没夜的干活,吃住在公司,查阅大量的资料、阅读大量的文件、付诸大量的心血,准备大量的工作,所有人都务求完美,都在拼命的提升IPO或并购案的一丝成功概率,但不可避免的是一定可能以失败告终,而且失败的理由有时候仅仅是事到临头客户轻飘飘的一句:“不做了”,“不买了”,这个时候的感觉是不是如晴天霹雳,那过去连续几个月的拼搏、付出、倾注无数心血、甚至寄望极大的案子就这样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你该如何面对心里巨大的落差?如果你还是领导,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情绪,还要安抚大家的情绪,你又该怎么办?
创业也是如此,带一众兄弟为了共同的理想开始苦熬,可能磕磕绊绊,也可能顺利扩张,但最后还是被市场的残酷淘汰,在解散团队的时候,在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承载了血汗、奋斗、希望的办公室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打击、挫折、失败是一个分水岭,有的人破而再立、立完再破,永不停止修行精进,让自己在大浪淘沙中走到最后。
而现实中那些所谓不得志的人似乎更多,遍地都是,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那些失意的人,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个人的责任又是什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明确成长的道路。
客观原因确实存在,运气、时势、出身都是个体无法把控的因素,但恐怕更重要的还在自己身上。
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那些不得志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活的不积极,太得过且过了。面对问题,他们不是积极应对;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他们宁愿刷朋友圈、追剧,当然,他们更不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做些积累,他们宁愿等待命运的安排。
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工作场合中,都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来这些人。他们脸上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无奈、沉沦和一些随波逐流的灰暗。
千万、千万不要成为其中的一员。
做人就要积极一些,主动一些,乐观一些。以理智作为条件和基础,但绝不听任命运的安排,一定要择机而动、相机而行、待机而起。
人的一生,尤其是面对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对自己说:你一定能成事!闯过几关之后,就能慢慢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逐渐有了自信,生活也会快乐起来,关键在于我们在自己铺就的积极之路上大步前行。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曾形容自己每天都踏着舞步去上班,要知道那可是80多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