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甫一结束,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10万+文章迅速刷爆朋友圈,令众多网友惊叹不已,更是让万千大学生自愧不如。
具体内容,就不在此重述了。
然而我从中感受到的并不是赞叹与佩服,而是焦虑和无奈。
孩子们完成的课题研究报告,归纳一下,大体分三类:
第一类是比较传统的作家作品分析,如《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对比》《苏轼vs李白》。
第二类是大众路线,只看题目的话,感觉有点儿类似于网文,也略带《读者》《青年文摘》风格,如《行走的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
第三类最令人哭笑不得,满满的商业气息与互联网思维,如《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
我们先看第一类。
作家作品分析,这是很传统的一项研究,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小学生们才读过几首苏轼的诗词、几篇苏轼的散文?仅凭一首《念奴娇》就能高度概括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况且苏轼的婉约柔情的词作也不少,比如《江城子》和《蝶恋花》。如果翻苏轼的集子,你会发现:一个所谓的豪放派词人,其作品中占比最高的竟然是所谓的婉约词!
如果将苏轼与其他人进行对比的话,工作量就要翻倍了。然而仅凭一两首就概括苏轼,也就会仅凭一两首来概括李白、欧阳修、王安石。那么,两厢都是一知半解,进行对比,恐怕这对比结果更是浮光掠影。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怎么知道人家仅凭一两首?十首八首不行么?
但是,就苏轼在整个古代文学中的地位而言,十首八首还算多么?后面起码加个零也才勉强算是入门。
所以,没有一定的学养,是不能进行此项研究的,哪怕是一篇最为普通的论文。
因而,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留作业的老师。
如果说第一类是阳春白雪,那么第二类便是阳阿薤露。
通常来说,此类标题的文章兼具知识性与通俗性,因而受众较广,遭受的批评也最少。而且比较符合少年儿童的心性。
但这一类研究的研究成果,网上并未公开,所以无法对其内容做出评判。
如果说第一类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那么第三类完全是时不我待老于世故。
本来是好端端的品读苏轼,却偏偏要和旅游品牌发生联系,并且一定要探讨价值。这是从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一种“唯GDP论”么?这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要求。
另一个值得焦虑的问题就是大数据。
为什么要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其他工具和方法都不行吗?大数据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新观点?十一、二岁的孩子,是怎么做到将25万字的诗词做分词的?用了什么软件?什么方法?花了多久?……这些问题,文章通通没有介绍。
最后得出结论:苏轼一生,平均每周至少写一首诗词,这说明了苏轼的高产。研究苏轼写诗填词的频率就能说明苏轼的高产?兴许是其他人的作品遗失了呢!而且比起乾隆老爷子,苏轼这产量也不过是小case。读诗词,读的是生命、情致与美感,与频率无关。
但也不是说大数据一无是处。用大数据统计苏轼诗词中出现的高频词和高频字词,排名第一的是子由,进而可以明确说明苏轼兄弟感情深厚。但这并未对我们解读苏轼产生本质助推,因为我们都知道苏轼兄弟感情深厚,大数据统计只是将其量化表现出来。
纵观那篇文章,其实最应该警惕的是人的异化。
小学生们看似对技术的操作与运用非常娴熟,其实越娴熟,背后的隐患越大:他们被所谓的研究逻辑操控着,把活泼泼的诗词变成数据,把活生生的人变成研究工具,把生活和感情变成可以总结的规律。
经过这样的熏陶与培养,他们心里的诗词还存留几分温度?过早地把孩子束缚在这样的思维里,培养出的都是所谓的高水平“专家”,而不是真正的学者,更不是诗人。因为缺少一份感动与敬畏,更缺少生命与关怀。而好的诗词,往往呈现出一种生命的状态。
所以多想请老师们用诗词滋润、启蒙幼小柔软的心灵,别让它们过早地变成坚硬的石头。
纪念苏轼,简简单单带着孩子们一起品味几首美好的诗词,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看纪录片《苏东坡》,就可以了。让孩子们在诗词中慢慢体悟,慢慢对坡仙产生兴趣,进而融入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本文一周前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嘉书房”,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