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睡眠不是很好。
说不好倒也不是半宿半宿睡不着,而是没有之前半小时就着的高效。
尤其现在换了新环境,每天通勤都要一个多小时,更是对早起时间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或许也是因为担心第二天起不来,所以徒增了每晚入睡的压力。
这样想想,还真是,人的大多数苦闷,都是因为心胸逼仄,自找的。
最近同时在读三本书,我笑着解释说,是因为每本书的调性需要匹配不同时刻的情绪和心态。
例如,地铁超过20分钟的时候,我会拿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就着车厢里的疲惫,看着书里的天马行空,属于灵魂与身体地中和瞬间;中午吃完饭谨记不能立马坐下地古训,会拿起快读鸡汤《三十岁前的每一天》,就着办公室有人吃饭,有人闲聊地片刻自由,快速嚼读可能会带来行动改变的新观点,企图在职业,人际关系中获悉并通透丝丝至理名言。而睡前时间,适合读窸窸窣窣,娓娓道来地《一句顶一万句》,从作者这来自不同地域的笔中,了解记忆中乡村群像的过往故事,钻研一部分人性,试图引发一些共鸣。
一直觉得读书写字是件用来消遣的娱乐,也一直让自己不要太过功利,即便一本书中只有一两句引起共鸣的句子就已然足够。可是,随着看过的书越来越多,我似乎渐渐成了一只不断被填满的鸭子。距离我上一次被深深震撼,似乎还是好几年前读到的《遥远的救世主》,是可以载入已读书目榜单的位置,也或许,在那样一个炙热新鲜的年纪,这本书对我有着适时地警醒意义。
我一直奉行的是传统式教育,例如开卷有益,早睡早起,三餐定量,少即是多的朴素真理,因为践行的足够认真,或许在应该灿烂的二十多岁我过早在无足轻重地小细节里显现出少年老成的模样,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年纪该有的冲动鲁莽我总是不假思索地留在人生重大抉择上,诸如离职,入职等等。
只是现在,偶尔也会被书中地某些观点教训,它让我要多读旧书,要功利的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全篇的内容才能算是自己的观点了。
未来会怎么样,我没有太多把握。只是,开始越来越有心得,日子在大多数时候是需要熬过去的,偶有的一两点欢喜就可以感恩戴德了。当然,我这样说,也就更显传统了。
#读书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