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的热毒
《红楼梦》第七回中,周瑞家处理好刘姥姥进荣国府要钱这件事,并准备找王夫人回话时,碰巧王夫人与薛姨妈在说些家常话人情话,因不敢打扰就到里间看到薛宝钗在跟丫头们一起描花样子,就随意进来跟宝钗寒暄,从而了解宝钗今日身子不大好,原是旧疾犯了。
通过这样的家常聊天引出了宝钗身体有一种病:一到某个季节就会发病,咳嗽,有点喘,感到疲倦,而且总是治不好。
对于薛家这种为替皇帝买办货物的皇商,家世显赫,什么样的名医请不到,偏是看遍各种名医都看不好,最后倒是一个秃头和尚给一个“海上方”,吃了才见有点用。
秃头和尚说这是打小从娘胎里带出的一股“热毒”。在《红楼梦》中跛脚道士、癞头和尚出现的时候,就是佛家跟老庄观念出台的时候,他们出来都是来治病的,来治大彻大悟的病。在作者看来,儒家太重视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老庄是潇洒的,佛家是可以放下的,想通过这些来点醒世人:一切的热衷都是无用的,人生终究是空幻的,终究是要学着放下。
经常有人说,作者这里写的“热毒”,说热是与冷相对。《红楼梦》中黛玉是非常冷的,她孤独,追求自己生命里的一种沉默,从不跟人搭讪应酬。可宝钗却是截然相反:宝钗很懂得和人相处,她比黛玉晚到贾府,但没多久,贾府上上下下三百多口人,没有不喜欢宝钗的。
这里的“热”可以解释为一种热衷,虽然小说里没有写明这里的“热”是什么,但我认为这是作者对宝钗做的一点隐喻性讽刺,就是这个女孩子天生热衷于很多事情。
《红楼梦》里宝钗和黛玉是一个对比:宝钗对生命有一种热衷,她觉得生命里有些东西是可以抓住的。神话里黛玉是一株仙草,她到世间是为了还泪,没有想过要带走什么。
而宝钗是要的。宝钗为什么要进京?其实在《红楼梦》里有一些很有趣的伏笔提到,宝钗十四岁,是薛家的大家闺秀,有良好的家教,她进京是来待选的,至于是给皇帝选还是皇子王爷选就不得而知。她之所以后面一直留在贾家,应该是待选没有选上。
这里的“热毒”并不是代表宝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宝钗本身是希望被选上的,她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成功的,顺利的,我们不能批评一个人喜欢成功、喜欢顺利。而黛玉对生命有一种大彻大悟的空幻,她觉得生命里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抓得住的,就算现在抓住了,将来还是会抓不住的。
其实想到这里,是不是作者已经在暗示宝钗的结局呢:她是希望宝玉能够好好读书,谋个功名,既然抓不住自己的未来,就希望嫁给一个能抓住未来的人,可惜尽管嫁给了宝玉,最终还是得不到宝玉,想抓住却终究是抓不住的。
“海上方”冷香丸
那个“热毒“具体要怎么治呢?秃头和尚给了一张“海上方”,传说古代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曾经努力寻找“海上方”,求长生不老药。所以“海上方”泛指秘方,和尚就连同药引一起给了宝钗。
下面给大家好好分析下这张“海上方”,先不管这药方的真实性,但却非常有意思,了解完之后你会对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有更深的认知:
春天开的边牡丹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百合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这四种花蕊在第二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合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再用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用这四水将药末调匀,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和成龙眼干大小的丸子,胜在旧瓷罐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挖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服下。
看到这样一副药方,还真是天下奇闻,如若时间不凑巧,估计十几年都不应该凑齐,可小说中却说巧在第二年这些东西都已备齐,然后制成药丸一直带在身边,说明作者对宝钗还是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再奇怪的药方,都给她机会凑齐。
药方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所有的花蕊都是白色的,而不是红色的,《红楼梦》里一直在在用色彩和季节暗示很多东西。看到林黛玉我们看到白色和秋天,她是干净的、素色的。而宝钗是非常丰润的,她身上是有色彩的。
而白色本身是一种素净,它是退让的,是雪的颜色,是月光的颜色,作者是希望宝钗能够静下来,素一点。所以选择白色是有这样一层深意在里面。
药方里还提到春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这些节气,是想表达宝钗的“热毒”是要讲究平衡的,要平衡就必须回到大自然的秩序当中,他觉得宝钗不够自然。但大部分读《红楼梦》的人都会认为宝钗识大体、懂事、聪明、漂亮,可是宝钗是有很多心机是完全看不出来的。所以作者想通过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来传达一种东方哲学,来推崇人要讲究自然平衡之道。
而这些雨露霜雪都带有一种冷意,刚好来中和她的“热毒”。那为什么要用黄柏十二分来做药引呢?因为作者认为宝钗一生都在追求富贵和顺利,她是比较甜的,在生活当中,所有人都喜欢她,所以用黄柏这种很苦的东西来做药引。
有人喜欢吃甜食,因为甜食能够带来幸福感,也有人喜欢茶里带点苦味,甚至红酒里带点苦,生命里其实是有苦味的。黛玉好像一直在品尝生命里的苦味,她的哭泣、她的还泪,都代表一种比较苦的生命形态。
所以在《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永远是一个对比,甚至他们的判词也是同一首,这两个人也是代表着每一个人的两面性,作者眼中最真实的人应该是她们两者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