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童年,剩下的可就都是美好的,有趣的,即使是一些当时不如人意的事,以现在来看也竟然还觉得有趣。过去了的总是容易被人们遗忘,轻视。因此,如今能回忆起的总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这味道也只有自己得以品尝。
大概五六岁的样子,一家三口来到了福建。这八闽大地,在我记忆中是轻快的,明亮的味道。那时手机还不如这般普及,与同伴们最大的乐趣便是各自扮演动画片里的角色进行打闹,或许这也是许多男孩的童年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奥特曼把我这个铠甲勇士推到墙上,然而,我自然是奋力反抗,奥特曼有些体力不支,向后一退,正好撞上一个不知从哪里跑来的?不知道扮演着什么的人。这一撞就把那可怜的家伙弄了个骨折。但当时我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转身便跑了,可谁知那突然跑来的人竟跌了个骨折。当时老师一问我,便稀里糊涂的回答了“是我干的。”其实当时是不知所以然的,因此便做了赔偿,如今回忆起来,也不甚清楚自己在这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时真如做梦一般,如今能够说出这一件故事来,也完全是靠同伴们的回忆。
那时放周末的乐趣是过了条马路到学校旁边买零食,学校旁的小商店总是能出售一些吸引学生胃口的吃食与玩意儿 那时家里是不给零花钱的,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平时去了超市找您的硬币,家里有个存钱罐,所有硬币就放在那里面,即使拿了父母,也不会说什么,于是,每到周末,便心安理得的拿了钱买零食来消遣。但每次不过一块两块。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现桌上有十块,在那时看来,那十块可是一笔巨款,最开始还惧怕不敢拿到了,下午便按耐不住诱惑拿了钱去买了一堆玩具,晚上父母回家自然是免不了一顿打骂,最后哭着去退了钱,那时老板可能是心身上见我哭着来退钱,便明白了缘由,退了一半的钱,因此,我得以少受些皮肉之苦,若是当时没退得钱来定,免不了当天第二顿竹笋肉丝从此便长了记性,对于金钱自我约束十分的强,因此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这回忆是挨了打,但如今回忆起来,却还觉得有趣。
在外务工的人的日子是苦的,充满生活味儿的。年幼时,随父母辗转于各个工地,一家人也就住在工地上,那时,临时搭建的安置房是不普及的,工人大多数住宅未施工的大楼里,等这一处要施工,便搬到另一处去。在工地上的住处分两种,一种是因为大楼的墙已经砌的差不多,便可以直接入住自行用木板当做门或去布置某处寻来捡漏的木门。窗户边用多余床单替代。至于床和桌,便就是砖上放木板,高的是桌,矮的是床,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还有另一种便是大楼的墙砌了最外围,于是,工人用彩色的塑料布自行围出一个房间,这样的房间有多大,就取决于工人愿意拿出多少彩布。至于房间内的布置,两者相差无几,但有些工人长期居住会把彩布换做木板,彩布虽便宜,却四处漏风,不如木板牢固,但木板又需耗费时间。这种漂泊的生活在我的童年占据了很大的分量。但好在随着我上了小学,四处漂泊的状态结束了,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那时候即使是住工地时,对生活也是感到幸福快乐的,父母下班回来总是会买烧腊或是猪头肉,夏天时还会有西瓜或雪糕,父母每天回来后,一个洗衣一个煮饭,分工有序。全家人就在一个房间里进行着这份安宁幸福的晚上。一切都是和谐的那种由衷的幸福,是别人不易体会的。一家人吃饭时总是看着正流行的电视节目,吃完饭后便各自收拾收拾睡去,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似乎每天都这样,又似乎每天都不这样,没人感觉到枯燥,生活就是那样变化,是在不经意间的。
其实那小小的童年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有些回忆涌上心头,便会尝到其独一无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