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里默默的工作着,勤勤恳恳的打卡,却不善交际,中午不和同事聚餐,反而抽空去书店逛逛,享受那么片刻的宁静,晚上下班后,既不应酬客户,也不去溜须拍马逢迎领导,而是回到家里,热茶书桌,温然看书。这群人我且称之为爱书之人。
爱书之人一般都能静下心来工作,成果不会太差,但总是觉得缺少了一点点东西的样子,上不去,奖金也不是最高的。
爱书之人一般性格温和,与之相处如沐清风,让人很舒服,但总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清高之相,与人的交情不会太深,真正好友也不多。
爱书之人一般待人诚恳,不善心机,有时免不了被人利用,但总有人以礼敬之,相助相帮,就算有坎,也还是最终能度过。
说到这里,我就得坦白,我就是这么个人。
一开始我觉得我自己挺另类,后来接触人多了,发现这样的爱书之人虽然少,但也还是有一些的。
我觉得这些人很可爱,往往为他们祈祷,希望这些人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并远离生活的波澜,衣食无忧平平安安地渡过这一生。也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宁静。
但我发现这愿望很难实现,很难很难。
因为爱书之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就算人到中年还有那种赤子一样的初心,希望得到社会所公认的那种“成功”,只不过呢,这个梦想藏在心里,和你不熟不和你说罢了,只在暗地里思量焦虑。
所以我往往在思量:爱书之人如何才能成功?
爱书之人一般不创业,不爱官场规矩,自然也不喜欢斤斤计较的商人,书里有一沙一世界,现实社会总比不上那书中幻想的世界,所以呢能不接触社会就最好,搞不好还会觉得这个社会很狡诈。
都有这种心态了,还谈何成功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圣经》里记载,神子耶稣打发他的十二使徒去周游传道,对他们说到:“我差你们去(传道),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
耶稣的观点很明确,他的十二使徒是属于神的,而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不得不差遣他那善良纯洁如羔羊的使徒进入这个世界,所以谆谆嘱咐,要他们“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样才不至于落入狼群之口。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说这句话的人,是神子耶稣,在《圣经》里,耶稣就是神,掌管着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也掌管着你个人的成功与否,他尚且要说“灵巧像蛇”才能去混社会,这个社会岂不可怕?
如果这样理解,那就真是误会了。
敏感内向之人只看到“灵巧像蛇”,并由此联想到厚黑学,再联想到社会黑暗种种,反而忽视了“驯良像鸽子”这句。
神子是要求你驯良,所谓驯良,百度解之为“和顺善良,驯服和善”,简单来说就是善良罢。
耶稣是要求你保持善良。
其实据圣经记载,耶稣接下来还说了一大段说,让他们“不要怕”。你想想,如果有个神对你说,“不要怕”,你还会怕吗?
当然,这可能对基督徒才有安慰作用。那其他人呢?
也一样需要有个人对你说,“不要怕”。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爱人,但最最最可能的,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
每天早上起来,想到野蛮的领导、不讲理的客户、猪一样的同事,这时候就得对着镜子说,“不要怕”。
这句话很神奇,因为说着说着就真的不怕了。
如果你觉得这太感性了、太简单了,以致不敢相信,那么我再引一本书的话。
石勇的《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中说到——
训练心理强大必须谨记的方法:
不要让对方的任何信息掠起自己的心理反应。……只以头脑去和他打交道……你在他面前应该是一个理性人。
说到底,还是这句:不要怕。
在此,对我自己,对所有爱书之人、善良之人说一句: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