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第一次认识班上的30多位小朋友,他们第一次背着书包进入小学校园,我离开学校第一次踏入我的工作岗位,我们来到同一个地方,却是不同的角色,一直坚信这是一种缘分,他们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学习的美好征程,而我也正式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开启了我人生的美好旅程,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和同行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就像水晶球里的飘雪一样多,当然有甜的地方也有苦,在这快两年的时间里,我成长了不少,虽没什么经验可谈,但实实在在的实践也让我或多或少从班主任这个角色增长了很多理论上获得不了的东西。
1.赞美学生
每个孩子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是特别的发光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很多时候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会忽视了孩子敏感纯粹的心。在过去很多时候,我都是以我的角度来批评和教导他们,他们当时会听,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或者听了以后还是犯着相同的错误。渐渐地,我发现了赞美带给孩子们的意义,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让孩子们洋溢着自信和快乐的光芒。比如班上轩轩是个很有个性也很调皮的孩子,记得刚进去一年级的他,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当时的我在想怎么会有这么执拗不听话的孩子,经常被他气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批评他也无济于事,甚至他会变本加厉,摔书发脾气。后来我学着发现他的闪光点并放大,以此鼓励和赞美他,比如大合唱他不愿意化妆,我跟他说老师知道你不愿意化妆,不光你,班上其他小孩也不是都愿意化妆的,但是他们都化了,为什么?因为责任,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班级的事,年级的事,所以他们愿意付出,老师也相信你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你一定能做到,因为你很棒。在我这样耐心地讲话以后,他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待化妆。我明白赞美不是“万能药”,但是我知道不吝赞美会让教育变得轻松灵动了不少,把握好度,会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催化剂。
2.对学生充满耐心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一朵花的绽放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它需要养花人耐心细心地呵护和培养,可是在繁琐的培养法则中,人却容易疲倦,最后忘却了过程,只想着快速达到目的。在这快两年的时间里,我觉得对于耐心我是比较缺乏的,虽然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生气,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但当面临着孩子的调皮和屡教不改,还是会大发雷霆,最后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和自己都不高兴,渐渐地还拉长了和孩子的距离。我不知道生气带给孩子的作用有没有积极性的成分,但我想消极成分终是大过于积极成分的。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小曦语文成绩几乎总在70多徘徊,也经常不做作业。问她为什么不做,她也不说话,所以经常会批评她。偶然的一次对话中,她提到说我跟她妈妈长得很像,可能是她这句话一下子让我觉得其实我需要多给她关心,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她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可能从这一刻开始,我慢慢地对她少了批评,多了鼓励和关心。经常跟她交流谈话,有了进步,就及时表扬,即使出现了错误,我也会耐心地跟她沟通,告诉她你很棒,老师相信你。慢慢地,她自律性越来越高,作业完成越来越出色,成绩也逐渐上升,到现在为止,我总能看到她工整的字迹,课堂上专注的眼神,回答问题时高举的小手。从她身上我知道耐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朵花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尽管不是耐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我明白它能让我们无限趋近于目标。
3.爱心培育
作家三毛小时候常常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狠狠地打手心。她的奇思异想也得不到理解,她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表示自己长大了要做一个捡破烂的人。但是三毛的老师却不能容忍这样“不正确的理想”,故意让她在全班面前朗读,引来哄堂大笑,还冷言冷语嘲笑她说:“要捡破烂,现在就可以滚,根本不需要在学堂里读书。”在这种高压下,三毛修改了自己的作文,改成了理想是做一名医生。老师为自己的胜利洋洋得意,三毛却受到了巨大的羞辱。而后三毛经历的“零蛋”事件,成为了打垮长久以来处以高压学习、不信任、羞辱性教育下的三毛的最后一棍子。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尊重孩子们单纯而美好的心,也许是一句无心的话,但孩子会把他记住,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不管处以怎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的犯的错误换来的不应该是一顿歇斯底里的批评,这很大程度上会让他觉得我做错了的原因是我让别人生气了,也许他以后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了,但不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是怕被批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被动的。当孩子们犯错误了,更应该做的是心平气和地跟他交流,首先问一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他才能更好地教育他,然后告诉他这样做会带来的后果,让他在交流中感受到我们是关心他爱他,才会担心他教导他,不愿错误的再次发生。比起口头上告诉孩子我是为了你好,让他感受到爱,这对于孩子说来更容易理解和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