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评审
随着IT公司对软件质量的重视提升,软件测试设计用例的方法也变得多样化,而就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考量其优劣。
一、用例评审的概念
是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能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做的工作。
二、用例评审的目的
1.为了减少测试人员执行阶段做无效工作;(执行无效case,提交无效问题)
2.为了避免三方需求理解不一致;
3.为了每个测试人员的质量标准与项目要求标准达成一致。
三、用例评审的工作流程
(一)评审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需求评审结束后,就可以着手把需求拆分为功能点。
2、把功能点再分解为具体的测试用例。
3、用例写完后,自己先做好自检,自检中,针对有疑问的点罗列出来,可事先跟产品开发讨论,确定结果后完善用例,仍有疑问的可先做标记,评审会上抛出一起讨论。
4、和评审人员(开发和产品)确定好具体的评审时间并提前把测试用例发给参会人员查看。
(二)用例评审参加人员
主要是产品、开发(客户端和后端)、测试、项目负责人、运营。
注:以上人员为必须参加人员,其他和项目质量、进度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邀请参加。
(三)用例评审时间
对于敏捷开发项目,建议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如果你认为需求复杂,功能点太多,半小时讲不完,那么建议你对功能点划分优先级,优先评审优先级高的用例,再针对疑问多的用例评审,最后对于功能简单的用例可简单带过。时刻记住我们用例的评审目标,不能流于形式。
(四)用例评审的形式
1、对照测试用例,从上而下,从左到右,逐条念。
这是目前很多公司的做法,如果你也这么做过,相信你并不一定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它费时,不分主次,参会人员的热情与注意力逐渐降低,整个用例评审效率低,作为主持人也讲的口干舌燥,事倍功半。
2、先对功能复杂,优先级高,疑问多的用例进行评审,再评审功能简单,优先级低的功能点。
对于评审过程中,一时半会没有结论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会后讨论跟进的重点。
这种做法,有很多优点,评审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大家注意力集中,参与激情高,这段时间讨论有难度有疑问的问题,效率高。最重要的事最先做。
另外,整个评审会主次分明,有高潮有缓点,可以更高效的达到我们评审的目的。
(五)正式评审
正式评审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细节,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可以说整个评审是成功的,有价值的。
1、评审要按用例的优先级,功能的复杂程度进行;
2、评审过程中尽量做到,思路清晰,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每一个功能点;
3、超过5分钟无法确定结果的问题留作会后讨论跟进。
(六)评审结束后需要做些什么事
不是说评审会结束了,就完事了,其实对于整个用例评审,这才做了一半。评审结束后,第一时间整理测试用例,把修正的内容重新整理补全。会上未确定的内容,会后继续跟进,直到确定结果。
没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了,再做个简单的用例评审会议总结(如修正了哪些功能点,补全了哪些?哪些模块功能有变动?哪些功能推迟到下一期做?等)这个总结是给自己整个用例评审工作总结,同时需同步给项目组其他成员,做好信息共享,这点很重要。
补充:一般情况下是在用例的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评审,如果需要或时间允许,在整个详细用例全部完成之后还会进行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等。
大体分文三个级别的评审:
a)部门评审,测试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的评审。
b)公司评审,这里包括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架构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c)客户评审,包括了客户方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