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小彭聊天,我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的重要,小彭很赞同我的说法。
小彭和我举个例子,就拿考试来说,有一次小彭考试。不知道什么原因,给我安排两个考场。
我去考试的地方,已经有同学占我的位置,后来我找到班主任,老师说,那你就在咱班考试。
一走进考场的那种氛围格外好,感染了小彭,同学们都在尽职尽责答卷,基本上,都是打100分以上的同学,小彭也认认真真的考试。
还有一次考试,换另外一个考场,学生都不求甚渴。
如果有50个学生,其中有一大半同学说不会,说一些负面消极的话。
老师和同学耐心的讲,非常影响小彭考试的思路,弄得小彭也不愿意学习和答卷。
这个故事,更体现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的重要性。
在古代战国时期,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
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
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
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