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玲爱自己第509天(1月9日)分享: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在一个人生命的前六年,就会发展出一整套属于自己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儿童应对环境与遇到的问题的方式。这时候,儿童已经拥有了对世界的看法,开始知道对这个世界、对他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此后,他就通过一个固定的统觉来看世界。经验还未被接受就已经得到阐释,而且这种阐释总是符合小孩赋予生命的最初意义。就算这种意义完全错了,就算这种应对事物、处理问题的方式会不断地到给他挫折和痛苦,也不会轻易地放弃。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有些个人能在错误的行为造成的后果的逼迫下,修正自己赋予生活的意义,并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修正。但是,在没有借助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假如他依然发现不了关于生活意义的错误的定义,继续自以为是,那么,他就会陷入绝境,并且不会做出修正。
在儿童期,有些情况会导致严重错误的意义的得出。大部分的失败者的儿童时代都有过这类情况。第一种要考虑的是那些在婴儿时期得过严重疾病或者有先天缺陷,最终导致身体器官残疾的儿童。这类儿童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因此,他们很难像正常儿童那样体会到生活的奉献意义。这类儿童通常只会专注于自己的感受。
第二种会误导儿童赋予生活不正确意义的原因,与对儿童的溺爱有关。受到溺爱的儿童,总是会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希望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愿望当作是唯一需要遵从的法律。这些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会变成我们的社会里最危险的群体。其中一部分人会导致社会善良价值观的严重扭曲;一部分则会戴上正直善良的假面具,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控制社会权利的目的,他们会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身利益,而不是采取合作的方式;还有一部分人会采取公开反叛的方式。
第三种容易导致儿童形成错误的生活意义的因素,是儿童遭到忽视。被忽视的儿童缺乏爱,也就无法知道爱,同时也就会不懂得合作的意义。这些儿童根据环境自我形成的对生活的认知,没有爱与关怀。在这样的处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总会高估生活中自己面对的问题的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与得到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同时,他完全不知道感情与尊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获得的,因此,这样的人不仅不会信任他人,甚至对自己也持怀疑态度。
一旦我们发现并了解了生活的意义,我们就掌握了开启整个人生的钥匙。我们也知道,如果无法找到错误开始的那个原因,任何的讨论与治疗都是无效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并增强他们参与生活的勇气。合作是人拥有的应对精神问题的唯一有效武器。
假如我们的老师、家长以及心理学家们都了解到——人在最开始赋予生活以意义时,经常可能出现错误,而如果他们自己曾经避免了类似的错误的话,我们就能相信——我们能帮助那些对社会缺乏兴趣的儿童,对他们自己的能力、对生活获得较为乐观的看法,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就不会放弃努力,不会去祈求找到捷径或者是逃离、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并想通过不断的埋怨获取同情,也不会因为觉得羞耻而自暴自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以合作的方式对待生活,那么人类的进步将是没有尽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