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能干,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底气,三种心境让你守住健康过好生活

在生活中,当我们学会不跟人争对错,也做到不被外界干扰,就能过好这一生吗?

有朋友看完前两篇文章来跟我说,日子倒是顺了不少,可上周加班到胃出血才突然醒悟,就算捋顺了人际关系、稳住了情绪,但是拼命努力却把身体熬垮了,一切都还是白搭。

这就是我写这个系列文章的初衷。

其实,所有珍惜自己、守护内心的终点,从来不是搞定别人、搞定外界,而是懂得如何珍惜自己。

在文章中,我常说“心在什么境界,人就活在什么世界”,其实就是想给大家分享,我们只有先照顾好身心,守住健康,才有底气过好每一天。

一、 爱惜身体,别拿健康换取成就

莫言曾说过一句话,“命可以换钱,但钱买不了命”,他早就提示我们,健康是无法通过金钱弥补的。

从前自己工作时总爱硬扛,老板一说赶工就不管不顾地加班熬夜。身体出了状况也是忍忍过去了,连感冒发烧也怕耽误进度熬着不休息 。

直到有次因过度劳累晕倒,醒来才突然有些后怕,我们拼尽全力想做点什么,但是过程中总是忘了,健康是“1”,成就啊财富啊,都是后面的“0”。

人一旦没了健康,再大的成就、再多的认可,都是空谈,长期透支体力容易引发慢性病,甚至心理失衡,最终影响生活质量。

后来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不费力养生小习惯,开始跟着练,比如早起八段锦,踮脚、呼吸,同时还整理出一篇文章发布,阅读量还蛮大,留言区网友都说锻炼动作简单、容易坚持。

而我也学会了再不拿身体换别人的认可,更不把硬扛当努力。

因为,只有懂得珍惜自己、不忽视身体的信号,才能活在健康的世界,活在安稳的日子里。

二、 重新看待疾病,学会从对抗疾病到解读情绪

以前生病,第一反应永远是赶紧吃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症状消失了,就认为好了,可过段时间病又反复了。

后来看到书上提到的身心医学,契合了中医理论中的“百病生于气”,这时才明白,身体和心理其实是一体的,凡是长期的压力、憋在心里的情绪,都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

频繁的头疼可能是你最近压力过大引起的,莫名的疲惫除了劳累,也许还是你情绪没梳理好,就连普通感冒,也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休息了。

原来,健康不只是身体没病,心情好坏、人际关系和环境等因素,都对你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我只要生病,除了及时看医外生,我都要多问自己两句,最近压力是不是太大了?有没有没发泄掉的坏情绪?

如果是就及时调整,压力大就推掉额外的工作或聚会,有情绪就跟朋友聊聊天或听听音乐,慢慢从被动抗病,变成主动疗愈。

当然,网上有句话“别怕有病、别抱怨命,只要不是要命的病,未必是坏事”,这句话也颠覆了我对疾病的认知。

以前每次生病总放大疾病,觉得自己很倒霉,感觉生命快到终点,整日惶恐不安。

现在懂了,小病是身体给我们的温柔提醒,它不是人生的终结,是身心该慢下来照顾自己的信号。

不抗拒和不害怕小病,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三、接纳生命的节奏,不慌不忙,尊重自己的时区

之前在文章中提到,“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煲汤”。

这句话里的蕴含着的哲理,无非就是生活就是不慌不忙朝前迈步,就像花有花期、树有年轮,“泡面”与“煲汤”各有各的生存节奏,泡面能解饿、煲汤能滋养,各有各的价值。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人早早绽放,有人要慢慢扎根,没有谁比谁好。

接纳人与人的差异,不追赶、不慌张,尊重自己的发展区,接受自己的慢半拍,该努力时不偷懒,该等待时不焦虑,心不再被进步裹挟,反而能走得稳、走得远,自然活在从容的时光里。

到这里,心境修得顺,日子自然甜的系列文章就写到这了,喜欢的朋友可以把这3篇收藏起来,偶尔翻一翻,也可以分享给总陷入内耗的朋友,一起活成通透又有底气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