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有一术语,善弈者谋局,不善亦者谋子。说的是象棋高手善于考虑整个局势的发展,新手考虑的是一个个棋子的输赢,同样的写作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思路——不谋将死,日进一卒。
有很多写作初学者不喜欢写大纲,大纲的作用毋庸置疑,类似象棋中的谋局,根据目标布局,用自己擅长的局路,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直到将死为止。
很多写作教程,包括名人的写作书也会告诉你,大纲很重要,提纲挈领啊,布局啊,没有大纲你会写崩啊…等等。
但这样做有个很无奈的问题,很多写作爱好者包括我在内会发现,写完大纲突然就失去了写作的激情和兴趣了。
于是就会冥思苦想,到底那里出了问题呢?然后到处找方法,什么写作的十大误区啊,提升高效写作的二十种办法啊…等等,浏览了一大圈,发现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来。
我要告诉你的是:你陷入别人的写作方式误区了。当然这不是我创造的这句话。
要想写作首先要明白: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写作就是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了解了这点就明白了一点意思,思想,就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是别人的,你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上不存在的角色,但这个角色一定是与你自己息息相关的,是你擅长的那一面。比如我,对机械原理一窍不通,我怎么可能在写作中创作一堆包含技术参数之类的作品呢?
那么写作方法也一样,即使是普遍适用的方法,也有可能并不适用你。
再好比我吧,从小学三年级就学过写大纲了,但那玩意就是用不好,看着别人在草纸上勾勾画画,写的作文有情趣有层次,自己就是不习惯,写完大纲还是不知道怎么下笔,反而浪费时间,于是就不写了。
命题作文嘛,我就老三段:第一段,啊,今天我在河边捡了一只螃蟹,第二段,我是怎么看见这只螃蟹的,一定是前世有缘,带回家我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第三段,今天真是神奇的一天……
无往不利,于是就更不喜欢写大纲,反正作文分不低不高,随着知识和思维的增量,偶尔会写出一篇气呵成,气象万千的作品,老师在作文课上大声地读我的作品,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愉悦。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宣扬大纲无用论,长篇巨幅的作品,没有大纲支撑很难挺过来,我只是为写作爱好者提出一种思路。
第二,发现自己思维的独特性。
读的书越多有的人就会越出现这种想法:哎呀,这个有人写过了,我肯定写的没他好,想想那个,哎呀伟大的谁谁谁也写过了,我能写好吗?
我不是要比前人走的更远,我的目标是尽人所能走到最远。
这句名言的作者我给忘了,没关系,取其精华,忘其外在,总之他已经作古了,他是个大航海家,发现了南极洲,在他之前,哥伦布发现了美洲,麦哲伦已经环球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了,世界的大陆几乎发现完了,那时候谁也不确定有没有南极大陆的存在,只是隐隐约约有这么个传说。
我举这个例子只表达一个意思: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圈定,不要怕起点地,也不要害怕思维维度浅,而是要学习前人的技术,造自己的船,发现新的思维边境。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一句话,发现自己的特点。
第三,就是我开篇提到的“日进一卒”了。
“日进一卒”就是象棋中的不善弈者谋子,就是重战略,轻战术,暂时放弃不擅长的一面,一点一点的掰回来。
再举个例子,三国司马懿和诸葛亮打仗,诸葛亮六出祁山打魏国,诸葛亮是战术大师,善于用兵,什么八阵图,连击弩,什么厉害的都是他的,司马懿怎么办呢?没你聪明,没你会用兵,什么都差你那么一点,想来想去,诶,你粮食不够,老想跟我决战,我就不跟你打,管你怎么骂,怎么诱我,我就跟你耗,粮食吃完你就回去吧,结果获取的胜利更大,诸葛亮耗死了。
目标是一致的,象棋中的将死对手获取胜利,写作的目标每个人都不一样,但都是表达思想的方式,可看了那么多写作孙子兵法,写作三十六计,还是没成大师啊,上个速成班,找个老师带是种很好的方法,但总有人没有充裕的时间,没有条件,或者不适合。
当然方法很重要,在没有特别适合自己写作方法的情况下,不妨以“日进一卒”的思维写文,文章承载思维而已,是很个人的事,尽自我可能走到最远就好,目标只是顺带着事,在人生这个大目标下,不本末倒置就好,网上不少写作者猝死的事故,说明写作还是要有个好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再合理安排时间做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