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苏东坡的气质和心胸令人钦佩,他的气度里藏着他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读书对一个人的作用不言而喻。
关于读书,我们从小儿时就在说这个话题,可总有点雾里看花的意思。
今天上“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课,我眼前的少年们让我精神清爽,感慨着:年轻真好啊!少年韶华真美!
结合问卷调查,我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实话实说。说你们读书的困惑,读书中出现的问题。两个班的孩子说了共同的问题:1.作业太多没时间静下心读书。2.有些经典的作品读不懂。提出这些疑问的同时,孩子们在小组里分享推荐了自己读过的好的书名。我鼓励大家把书名写到黑板上,这样也就算给寒假读书计划列了一个书单。
孩子们推荐的书各式各样,古今中外都有。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男孩,他说“我在读《肖申克的救赎》还没读完,说实话有些地方不太懂。”听到他这么说,我真诚地跟他握了一下手,并告诉他“等你读完了,我们交流一下,我也喜欢这本书。现在读不懂没关系,你13岁读有13岁的感悟,25岁读有25的感触,我36岁时读对希望、自由、坚毅这些品质的理解更有体会。”
关于读书的选择,我发现有同学推荐书目时写了《斗罗大陆》等玄幻小说,我想我单纯地讲道理效果不太明显,正好大家查找资料时都打印了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的内容,我就让一位同学读了一段,内容摘抄一些: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读这一段时,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专注,那眼神告诉我,他们知道接下来选择读什么书了。我这节课的引导效果也就达到了,一节综合性学习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想指引方向是教学目的。
关于读书方法,因最近在读《西游记》学生早就说,有些地方很拗口艰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直用每天10分钟语音的方式读,每天大约5页,这样的经典作品,就得慢慢咀嚼消化,不能急,也急不来。
朱光潜先生也说了读书的两种方法: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这个方法,我自己也在用,特别是记笔记这点很受用,我将专业类的书籍整理笔记到专门的一个笔记本上,偶尔翻看、回炉并反思。那些优美的句子我也摘抄,像泰戈尔诗集里的美句,我做摘抄的感觉不亚于买一件漂亮衣服。我的学生们也摘抄,有些孩子的摘抄真让人感动于他们的认真的态度。文学的积淀就是这样来的吧。
我今天跟孩子们说,志同道合的一个表现是推荐有价值的书,如果能做交流就更好了。我也喜欢别人送我书,孩子们立刻说“老师你生日啥时候呀,送你书。”我笑着婉拒,我只愿能常常交流读书的感受就好。
关于读书时间,我给孩子们说,每天十分钟也是很好的,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有收获,关键在坚持,还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少年正是读书时,我少年时书少,读书也就少,所以总觉得那段时光的思想是浅薄的,但我初二的那个暑假,我问班里一个男生借了一捆书,他是个干净整洁的男生,我们叫他尕军,与其说他慷慨地借给我书,不如说他温情地给了我一份思想的礼物,那个暑假是清凉甘甜的。
我喜欢文言文,源自于少年时的一本破旧的书。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了一本泛黄的掉了封皮的古文书,那会应该是六年级的时候,也是暑假。那本书里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我就抱着一个字一个字疏通,然后就是背,在我家那方小院里,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家人们都睡了时,我在静谧的夏夜里一遍一遍背,是那种充满喜悦的背。后来在初中的课文里见到这几篇文章时,不仅学得轻松,还有点窃喜的感觉。
大学时原本想学英文的我,阴差阳错进了中文系,也很好。我对文学的喜爱在少年时就结缘了,所以学得也算惬意,但仍后悔中文系图书馆的书都没有读多少,终究是蹉跎了些青春时光的。
若要从少年从头来过,我定不辜负韶关年华,读有意义的书,读沁入心脾的书,读滋养精神的书。我是多么希望我眼前的少年们多读好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