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拖延或者效率慢,是因为你一开始没做对这一步

我们身边总有些人做事效率极高,不管是在学校写论文,还是在职场做项目,别人还是犹豫怎么开始,效率高的人都已经渐入佳境了。

这并非鲁莽,而是他们掌握了一个方法叫“任务拆分”。当我们能够将宏大的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单元,效率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看过《琅琊榜》的人,一定会对梅长苏完成复仇大业的经过记忆深刻。

故事开始的时候,梅长苏的目标宏大得令人窒息:扳倒当朝太子与誉王,为七万赤焰军冤魂昭雪。单看这个任务,任何人都会感到绝望。

但梅长苏却以惊人智慧,对这个大任务进行了拆分,

先是将“昭雪冤案”拆解为“扳倒谢玉”和“揭露夏江”两大阶段;进而又将“扳倒谢玉”细化为“获取宁国侯府信任、”“收集证据”、“创造一击必中的时机”等具体步骤。

甚至连“获得信任”这一步,都继续拆解为“救治郡主”“解决兰园藏尸案”等可执行的小任务。

在他的策划中,每个子任务都小到足以精准执行,而正因为如此,他能够保证“一次只下一步棋”的专注,让他在身体孱弱的条件下,依然保持惊人的推进效率,最终实现了目标。




拆分任务之所以能取得成果,是因为它改变了我们与任务的关系。

当一个任务被细分为若干个具体步骤后,抽象的压力就转化成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它既是工作方法的调整,更是认知模式的升级——我们的大脑更擅长处理明确、有限的信息。就像当一个任务是拼一副3000片的拼图,面对毫无头绪的图片,接受挑战者多会瞠目结舌。拿一块拼一块令人绝望,但若是先搭边框,再一个个区域单独拼好,最后合在一块,难度便大大降低。


为什么拆分会这么有效呢?

因为它契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需求——完成小任务带来的成就感会释放多巴胺,形成正向反馈循环;

其次,拆分后,各项任务变得具体化,可以结合小任务的内容、时间、条件等进行重新分配,串行或者并行,自己执行或者交个其他人等;

最后,拆分能创造清晰的进度条,让抽象的努力变得可见可控,极大降低了启动和坚持的心理门槛。


学会拆分任务,你就会发现,那些在你眼里曾经如同高耸入云的高山一样的困难,不过是多个可轻松攀登的小坡。

那就,一个个去攻破它们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