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照片有教师出镜的均是今年演练的,其余都是2016年的。
那年所有高一新生都在这个校区,而且这个校区除了艺体生外都是高一的。我们按中考成绩分班,大部分学生进入一部和二部,分数较低的进入三部,其中一部二部是并列关系,三部弱一些。其实这里并不是菏泽市最拔尖的学生,因为佼佼者去了济南和广州等地的重点高中,我们只是望尘莫及而已。
菏泽一中以理科见长,一部二部都是理科班。那时还没有单独的宏志部,八个理科宏志班平均分在一部和二部里,其中一部是17~20,二部是37~40,我们班是一部的19班,经过两三次大考我们的平均分在八个班里算是中等。
教学楼都是板板正正规规矩矩的样子,如果将一二部分别比成交大的上院和中院,那么艺体部和三部就可以看作东上院和东中院。而且如果说交大东上院是“E”型,那这里的就是“匚”型,其中我们班在南面那排自西向东数的第二个教室。
一楼中间是级部办公室,里面的老师负责各种量化事务。在那里最显眼当属监视屏幕,从1班到20班再加上楼梯转角,占了整整一面墙。到了晚自习,值班老师就会盯着些屏幕,看谁打瞌睡了,谁交头接耳了,一一记下班级和座号,第二天就会通报批评。这还不够狠,事实上摄像头可以连接班主任的手机,只要他们愿意那么随时随地就都可以查看我们的状态,而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自带的扩音器向我们喊话。在摄像头旁边就是音响,级部主任开会、放英语听力和每日一歌等都通过它来完成。有意思的是我们班的摄像头总是信号不良,所以级部主任总会通过音箱向我们喊“19班 19班 能听到吗?听到了就向摄像头挥挥手” 然后全班一起面朝摄像头一边大笑一边疯狂挥手致意。
下图是我们班在军训期间的监控画面。那时还没有正式开学,大家都是拿着自己的资料书在预习。很显然最左侧第三排的那位同学打瞌睡了。
我们班在学校里出名的次数可不少,不过大都是一些搞笑无厘头的事情,就比如男生结队去第二餐厅二楼吃晚饭,给人一种包桌的既视感,而且还会以一字型排队回教室,后来一些女生也加入了这个浩浩汤汤的大队中,其中也包括我。
排头兵是轩哥,虽然体态宽胖,但肢体相当灵活,奔跑起来和瘦人毫无二致,而且说话语调也有着和外形不匹配的轻缓,简直是害羞小男孩儿。他和我同班三年,现在在交大的机动学院。至于我,应该是第二个女生,这视频是我们班女班长拍的,不过画质太模糊,我看不清也记不清了,只是依稀能分辨出前面几个男生和队尾的几个女生。
那天我们就这样从餐厅走到教室,一路吸睛无数,而且还不断有班级成员加入大队。到教学楼时不少邻班同学在楼上像看猴子般围观我们,班里脸皮厚的男生一边向楼上招手一边喊“同学们好”,女生跟在后面狂笑不止。等到进教室时已经超过30个人了,大家颇有仪式感的绕着教室里走了一圈,就像游戏贪吃蛇似的,真的是欢乐非常!
说到了教室,就来教学楼内部瞧瞧。走廊的墙壁是小型橱柜,大家可以在里面放一些不常用的书籍资料。贴在墙面的小红纸上写有大家的考试目标、竞争对手等等。下图贴红纸的地方在当年是激励标语,别人班墙面上贴的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之类的饱含文学气息的话语,而我们班墙面贴的话是。。
若仔细看我们班的小红纸,可以发现它的含义是F=ma,毕竟我们班主任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
这个取景教室是五班,在19班的斜下方,从图中可以依稀看到窗外的树干,若是从我们班的窗户向外看,正好能看到树冠。黑板上方的两个黑块就是音响,摄像头在两个音响的缝隙中。
待续......
2020-3-29 [大长队的视频可去微博查看,虽说很模糊,但可以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