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很多文章,先讲一个故事,再拿出一个道理,两方一对接,就成了“从一个故事中学一个道理”的框架了。
这个方法存在了N多年了,我们以前的课文上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都是如此。一直到昨天之前,我都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
昨天,我的孩子在家读课文,揠苗助长。孩子问:这个农夫往上拔禾苗的时候,不会完全拔出来吗?这种禾苗拔出来一点就会死吗?如果只拔一点点行不行?
我这时候才意识到,这篇课文其实只讲了一部分的故事。古人写这个故事,是要讲一个道理的,但不会只把这个故事摆到这里,一般前面会提一下背景,后面会评论两句,前后一结合,就完整了。后来我找了一下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段话出自《孟子》,背景应该是孟子和某人谈话,后面加了一句评论,看起来就完整多了。
写到这里,又想到了两个故事
故事1:
一个人赶着车,被人抢劫了。劫匪赶着车走了几步,回头一看,这个人表情很平静,好像被抢劫的不是自己一样。劫匪好奇,就回去问他,他说,钱财身外之物,这不算什么。劫匪大惊,这是个圣人啊,要是让大官甚至皇帝知道了,肯定请他做官,他当了官肯定要抓自己啊。于是把他杀了。
故事2:
一个人赶着车,被人抢劫了。劫匪赶着车走了几步,回头一看,这个人呼天抢地。劫匪大惊,这个人这么在乎自己的车和财物,将来肯定去告官,没准还会一直告,那自己早晚要被抓住。于是把他杀了。
故事千变万化,道理万万千千,如果真的拘泥于看个故事学个道理,恐怕就不是学了,而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最终还是为自己而学,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需要,有选择、有思考地学,才是真的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