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的路上,我们曾经常常会被焦虑的情绪左右,因为看不到尽头的堵车大军,我们象困兽一样被包裹在黑黢黢的狭窄山洞里动弹不得。
放一本书在你的车里吧。
一本小说,一本杂志,一本诗集,抑或是一本故事会也好。
只要看一眼书的名字,就可以让你释然很多,《解忧杂货店》,《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遇见未知的自己》,《挪威的森林》,《这么慢,那么美》,《沉默的大多数》。
你发现原来眼前的苟且跟焦虑,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你经历的也是好多人都曾经历的。
你在书中总可以找到一个似曾相似的影子,可以聊以自慰,那些文字,总可让你去思考,给你力量,让你在痛苦多于快乐,孤独多于喧嚣,平淡多于激情的生命隧道里,坦然面对未知的黑暗。
放一本书在你远足的背包里。
世界很大,谁也不愿意成为井底之蛙,在可以远行的年纪,去延展生命的广度,总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所以旅行常会被赋予很多的意义,但请你尽量选择一条只属于你自己的路线,在你到达城市的街角的报亭里买一张当地的地图,错过那些被拥挤的人群包围的必入景点。
走累了,就去到一个只有当地人才去的小吃店或者是咖啡店,坐上一会,吃一碗只在当地才能吃到的美食,喝一杯当地产的咖啡,饭桌上听着带着乡音的老乡说着杂七杂八的生活琐事儿,道着家长里短,你会觉得此时你就扎实的存在在外乡的土地上,遇见未知的风土人情。
晚上,临睡前再一次拿起那本《撒哈拉的故事》,你发现远行的你,再次拿起喜欢的小说,会读出很多跟之前不一样的感受,你因为遇见了未知的世界,又在安静的旅馆让一本书把你的精神世界再次唤醒,领略当时当地的未知的自己。
就像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过的,“人有了物质,叫生存;人如果有了精神,那才叫生活。”
---听一个很喜欢的电台主播讲过一件真实的小事,她的一个好友嫁给了一个匈牙利人,他老公有一个从小就喜欢的爱好-航海。
而她呢,开始的时候就总是跟她的闺蜜抱怨她觉得在海上航行会有什么样的乐趣可言呢?
她的老公却不这么认为,哪怕一年只有一个假期或者是年假也会选择在海上航行,约上志同道合的三两好友。
出发前老公会特意带上将近半米高的书籍,当船只漂浮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这时船上的人就会在甲板的角落里,伴着海浪声看着喜欢的书籍。
她也渐渐被这种感觉所吸引,以前动不动就爱晒美食的她,现在的朋友圈里却常常会看到她拿着一本书被老公偷拍的那些海上的生活片段。
你也可以放一本书在你的枕边,不管这一天你经历怎样的历练,也许你的身体你的大脑还在历数着白天的种种经历。
此刻你吃完晚饭,洗去一天的尘土,打开床头的台灯,拿起那本你白天没有时间看的那本书,此时台灯下的时间完全由你的喜好所支配,你徜徉在自己精神世界里,那一刻你,只属于你自己,你不属于公司,不属于上司,不属于同事,不属于爱人,也不属于孩子,这段时间只独立属于你。
村上春树在他写的一本《年轻人为什么不读书了》里面也曾感叹自己因为写作的原因去到书店的次数也比年轻时候明显减少了很多,他在书中提到,
陷入这种状况乃至倾向的人决非我一个。近来年轻人之所以不怎么读书了,我猜想原因恐怕同样在于把大比例的钱、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读书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上。我年轻那阵子,总体上剩余时间颇多,比较容易产生读书的心情:没 办法,看本书吧! 当时没有录像带,唱片相对较贵买不了多少,体育活动不像现在这么兴盛,时代气氛也偏重理性,不把某种书籍看到一定数量容易被周围人瞧不起。
是因为时代进步了,知识大爆炸了,我们被各种新奇裹挟着,读书真的就会被新兴的各种媒介所取代了嘛?
答案当然不是。
我之前读过的一本《这么慢 那么美》,一个在北欧生活了十年的MM写的一本关于北欧人简约的生活状态,富饶的精神世界,怡然自得的与他人与自然相处的一本书籍,书里提到当地人的读书习惯:
那些点滴生活的缝隙被高大身材的北欧人用书籍填充的满满当当,每一天因为有无处不在的读书时间,让他们的人生过得那样简单并快乐着。
放一本书在你能够触碰到它的地方,你会发现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实现了这个小小的愿望,你的世界会因为这个习惯的养成给你带来很多的美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