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曾说:在最好的、最友爱的、最单纯的关系中,欣赏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本就困难重重,麻烦不断,缺少了身边人的鼓励,只会更加难熬。
所以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能欣赏,会赞美。当你和欣赏自己的人在一起,就能获得滋养,变得更加优秀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个被持续否定的人,无异于时刻在接受法庭的审判。若是一直处在这种被打击、被责怪的环境中,你就会产生负罪感,最终生活越过越糟。
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不少像女教授这样的人,不断地指责你,批评你,打击你。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语,都如一把尖刀,扎向你的内心。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进而变得自卑怯懦。就像作家李笑来说过的一句话:让自己变好,真的没有那么难,只不过你总是遭受人家打击而已。
与那些不断否定你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被负能量淹没,让人生陷入灰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不管考试失利有多难过,老师的一句鼓励,你就能精神振奋;即便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上司一个信任的眼神,你就可以重拾信心;尽管生活艰难,快要熬不下去了,朋友一两句认可,你就能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
在人生最痛苦的阶段,我们总需要一个人来慰藉,方能重振旗鼓。想起了网上的一段话:同是一棵树,有的人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他们就会砍光它的枝丫和树叶;而有的人看到的则是郁郁葱葱,他们就会给它浇水施肥;而原因就在于前者挑刺,后者欣赏。
人活着,其实都像那棵树。只有和欣赏你的人在一起,你才能得到浇灌,继续向上生长。本以为又是一顿责骂,没想到詹森先生摸了摸他的头,夸赞道:“孩子,我看你就是天生的鼓手。”
说完他就掏出了事先备好的鼓槌,交给了科林特。此后,当别的老师贬低他时,詹森先生也总会替他说话:“我看科林特就很不错,他打鼓就非常棒。”
在詹森先生的鼓励下,科林特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在打鼓练习上。经过多年刻苦的训练,如今的科林特已成为世界级的鼓手。
畅销书作者罗雨晴说过一句话:有人不欣赏你,你一文不值;在欣赏你的人眼里,你就是无价的。每个人就仿佛是一粒混于黄沙的金子。
若是跟爱挑剔的人交往,你只会平凡如砂石,毫无价值。可当你与伯乐同行,他们就能从一堆黄沙中发现你的闪光点。
他们的认可与鼓励,会滋养你的心气,助你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和欣赏你的人相处,就是在重塑信心,为生命不断充能。
作家史铁生20多岁时,因为疾病双腿残废,只能靠轮椅度日。刚开始的那些年,他抑郁痛苦,好几次想一死了之。
直到有天,他的朋友柳青对他说:你以前文章写得就很好,为什么不继续写点东西呢?经柳青点拨,史铁生便试笔写了几篇文章。
柳青看后,大加赞赏:“没有谁的文字比你更具感染力。”在柳青的鼓励下,他便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最终成为著名作家。
正如他在《病隙碎笔》中写的一句话:那些喜欢你的人,就像一盏灯,总在你走不动要趴下的时候,给你温暖,引你走出黑暗。
当你窘迫无助时,身边那个认可的朋友,总会为你搭桥铺路,助你翻山渡河。1920年,齐白石初到北京,没有名气,画风也不被认可,生活很是艰苦。
一日他去参加画展,很多名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人留意到他的画。直到画展快要结束时,才有一人驻足在他的画前。
只听那人道:“我看过你的画,细致生动,技艺高超。”齐白石则慌忙致谢。过了一会,一群人熙熙攘攘地走向齐白石的画作,领头的正是刚才那人:你们看这几幅画,虾会游,鸟会飞,真乃神作。
话音刚落,人群一阵附和,纷纷表示赞赏。原来,这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因为梅兰芳的欣赏,齐白石的画渐渐受人认可。
此后每当齐白石遇到什么困难,梅兰芳总是及时相助,不断鼓励他要坚持画下去。在梅兰芳的长期帮扶下,齐白石也开始声名鹊起,后面两人也因此成为至交。
活在这世上,人人都会有遇到齐白石的处境。工作的不顺,生活的艰难,很容易令人心生绝望,找不到出路。
而真心看好你的朋友,总能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激励你继续前行。选择和欣赏你的人在一起,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能量,托举你走向人生高处。
作家韩寒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身边的人总是打击你,批评你,你就会越来越差劲,变得毫无斗志。而当你的周围充满着赞美与鼓励,你则会鼓起干劲,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