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确定这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
我真的不是要撕逼,只是脑子里心里总是念念不忘那篇“四处游荡”的文章。 没有问题,从初中政治课本的角度上讲世间是没有两片相似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从人类的现实来讲,你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你总遇到有一个和你极度相似的人;而从数学求极限的角度上讲,这就是可以忽略差异的等同了。
回想原作的文章,作者也只是枚举了很多个不同人的悲痛的遭遇。只是悲痛的遭遇的主人公们的朋友不会陪着她痛哭也没有陪同着流涕,所以,在对方尽管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之后,主人公们在作者的描写下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的说:“世间哪有感同身受啊,老娘和她说这些不是白浪费时间吗!”(非原文语言,个人演绎)
我们想要的感同身受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其实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想象不到一个人要如何表达感同身受。在我们十分快乐或者万分悲痛的时候,我们总是难以溢于言表的,其实,我们都无法表达我们自己的完全的真切的自我感受,别人听到的也是我们不完全的感受,别人感受到的也是自己感悟出的。
原作者的表达里,更多的是在说别人不会感受到你的悲痛,别人不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但是,这里我想熬一碗鸡汤:难道,我们的大部分人的父母不是那种乐你所乐,悲你所悲的人吗?甚至,在她们看来,你的痛让她们感到更痛。
我们大众为什么喜欢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个观点? 我想大概就是我们的虚伪作祟吧。我们渴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自己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宁愿自己是最悲痛的主人公却不愿接受我们自己的脆弱的小心脏是不起眼的。
谁没几个能感动导师的“励志故事”啊,谁没个不咸不淡的鸡汤啊。干嘛非得为了刷存在感的去别人耳边说一通,还得最后偏偏怪人家不能感同身受呢。
干嘛非得写篇文让人家觉得你就是想撕逼嘞。唉!还不是因为人太虚伪吗,就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呗!无论想法还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