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边独钓
四年一个轮回,世界杯又来了。
的确,又到了一个载满各种甜蜜与苦涩、各种激动与沮丧的时刻。
在这场足球大剧中,没有剧透,对于球迷而言,从开赛的第一声哨声响起,就需要在现场,在电视机前,慢慢地去咀嚼每一个勾魂摄魄的瞬间,如痴如醉,似傻如狂。
很遗憾,在俄罗斯,在万众瞩目的世界杯赛场上,我们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中国队的踪影!而且这种习惯性地缺席一直持续了16年。
有点常识的球迷都知道,上次日韩世界杯,中国队之所以晋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日韩作为东道主不占亚洲名额这一机会。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沉重的事实,就是中国足球几十年的发展鲜有高光的历史,却屡现黑色的瞬间。
我们有众多可爱可敬的球迷,也有雄厚的资金和日渐成熟的市场,但要昂首挺进一次世界杯,却真的很难。
近日,白岩松这样吐槽: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一句调侃,含蓄地道出了所有球迷内心的苦涩与悲凉。
无奈之余,人们在感慨:这也许就是中国足球的宿命。
难道在足球的世界里也存在阶层固化吗?
我们都知道,阶层固化可怕的是,越是低层的人,进步速度就越慢。你进步一尺,而你的上层已经进步一丈,你以为你越来越近成功,可最后才发现居然是越来越远。
经济学家们经常引用一个概念,叫“马太效应”,通俗理解就是: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是不是很可怕,你也许会说这不公平,但它却真实而客观地存在着,除了接受,有时你真的别无选择。
同样道理,在足球世界里,依然适用。
人们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许更能通俗形象地诠释这个现象。
还是回到中国足球这个话题。
有人讲,中国正在成为崛起的大国,唯独足球让人看不到希望。
确实,放眼世界足坛,中国足球真就是一个微不足道地弱者,很难和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强国联系在一起。
中国足球不可谓不努力,但始终没摆脱陪太子读书的命运,每临大赛,球迷们总是期望着国足能逆袭成功,制造出点奇迹,可最终的眼神里仍是充满悲情。
原因何在?
巴西德国之所以可以在世界足坛领风骚多年,成为捧杯的常客,其中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足球人才前赴后继,一代一代总能出现闪烁的新星。
足球虽然强调团队意识,但比赛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球星的发挥,而这些国家在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毫无疑问走在了世界前列。
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足球人才,在世界各大联赛中,更容易被青睐,更容易获得出场锻炼的机会,因为他们来自足球强国。
反观我们的球员,能在各大联赛踢上球的寥寥无几,很显然,一味地拿我们的球员身体素质差、水平不行为借口,是说不通的。最深层的原因可能就是,你来自足球水平落后的中国。
君不见,国安大将张稀哲满腔热忱地登陆德甲联赛,欲闯出另一番天地,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大半年下来居然未获得一次上场的机会,却代表球队参加了不少商业活动,所以有人调侃张稀哲到狼堡是“卖车”的,而不是去踢球的。
君不见,天才少年张玉宁同样登陆德甲,但在刚刚结束的整个赛季,他得到的最好机会仅仅是两次入选大名单,直到赛季结束也未能获得一分钟的上场时间。毫无疑问,张玉宁的留洋之路同样陷入了窘境。
他们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一颗渴望胜利的心,然而就是缘于自己来自足球的底层,从而使他们坚持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
这就是我们海外球员命运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足球很难再进一步的重要原因。
再回到我们自己的联赛。
近些年的中超不可谓不火爆,这与各球队出巨资购买国外的大牌球员,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有很大关系,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强援加入,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带动国内球员的成长步伐。
但现实是,成功的联赛并没有真正带动国家队水平的明显提升,我们依旧徘徊在足球世界的底层,俄罗斯世界杯我们依旧没能分得一杯羹。
在足球世界里,阶层固化,也许是一道难解的世界难题。
但是,在英超中,莱斯特城从默默无闻到最后的登顶;在欧洲杯上,几年前还不如中国的冰岛足球队,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却逆袭成功。
我们不能否认,在阶层固化的拉锯战中,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的确,阶层固化是客观的存在,如绊脚石,它给我们的进步制造了诸多障碍,但它也使我们的存在有了另一种意义。
现在流行一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那么,身处底层的中国足球,除了奋斗,还能有别的选择吗?